
由於住在南台灣,每年總會到墾丁玩幾回,這地處台灣最南端的偏遠小城幾年來變化之大,讓"國家公園"四個字聽來有點刺眼。大一暑假,和班上一群人騎機車來此地露營,當地居民少得可憐,若非公路旁墾丁公園入口處的牌告,恐怕得看到鵝鑾鼻燈塔才知道已路過墾丁。遊客少得可憐,整個濱海露營區只有我們這群人,說它是露營區也很勉強,圍塊海邊的草地就叫作露營區,簡陋無比的衛浴設備,同行的大小姐們叫苦不迭,直嚷著要回家,留住我們的,是蔚藍如寶石的無邊大海,青翠自然的原始叢林,散佈山頭的珊瑚礁,明白告訴世人它的過去,夜裡躺在草地上,耳邊傳來陣陣海濤聲,星斗懸垂在漆黑天幕上,數量之多,彷彿連天也承受不住它們的重量,無力地往下塌陷,竟似觸手可及。陽光般的年少歲月怎會懼怕耀眼的驕陽,縱然曬脫一層皮,也要玩得盡興。
隨著國內旅遊風氣興盛,對照鄰近的恆春及屏東各鄉鎮,墾丁展現在我們面前是異樣的繁華,大量觀光客湧入,整條墾丁大街就像不夜城,大飯店、異國料理餐館、沒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道路兩旁連綿不斷的攤子、人龍、車龍,食物的味道、汗水、油煙混雜成一種怪異的味道,令人聞之皺眉。一個小小的墾丁,要養活這麼多商家,於是各種稀奇古怪的炒新聞手法紛紛出籠,過去的墾丁屬於夏天,陽光、沙灘與海洋,入秋後落山風起,海上風浪大,不適合水上活動,只能休養生息,靜待明年的陽光。現在可不同了,落山風起,有風鈴季,風鈴季純為噱頭,打廣告騙觀光客,去過的人都會發現上當,發現上當沒什麼用,已經被騙了,春天來臨,有吶喊春天,聽說現在的三四月間打個吶喊春天的名號,墾丁處處辦Party,我沒興趣,不想湊熱鬧...一年到頭,永遠人潮洶湧,交通的方便,帶來了觀光客,卻帶走了更多,墾丁曾有的自然、寧靜、質樸的美,可能已不復返。每年例行的訪問,只想看看它又變成什麼樣子,也許台灣太小了,大家一窩蜂破壞一個又一個的自然美景,將每個風景區都變成同一個模樣,有一天,我們將不必大老遠跑到這地方來,因為它和住家附近沒什麼差別。


來墾丁的次數雖多,卻極少在大街的路邊攤買東西吃,一來垃圾筒不多,吃完的殘渣得拎在手上,二來手髒了沒地方洗,多吃幾家定十分狼狽,寧可多花點錢進館子用餐,因遊客過多,這邊的餐廳用餐品質並不好,大約只有八個字能形容:一流消費,三流享受。這倒非墾丁獨有,台灣比較熱門的景點都是如此。
墾丁大街和都會區沒兩樣,光害無比嚴重,抬頭不見半顆星星,幸好龍礱公園距離不遠,入夜到龍礱公園觀星,沒有月亮的夜晚,星辰分外明亮,與經過的飛機、船隻的燈火匯集成光之海,雖有陣陣惱人的車燈呼嘯而過,卻已是最能緬懷昔日墾丁的地方,沒有燈光的馬路上,開車得特別小心,以免碾斃小小陸蟹。在人與自然界逐漸疏離的今天,在野外看見這些無害的小生物,總能帶來一陣歡喜。
離開墾丁前,到"出火"看一眼,燃燒的火焰似乎比以前還旺,爆米花、烤地瓜樣樣都來,現場有賣,如果真要把這裡規劃成觀光景點,至少管理一下吧,觀光景點的規劃不是做階梯與停車格就夠,賺錢重要,格調更不可少,不然下次還有誰願意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