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2, 2006

四的法則

四的法則
這本書是幾天前逛書局發現的,"四的法則"聽起來好像又是教人如何投資、如何成功的技術教材,略翻幾頁,原來是小說,作者有兩人,假如為"教材",兩人合著還說得通,小說乃經驗、智慧與靈感的結晶,兩個人的關係再怎麼緊密,也不可能完全契合,不由得心生好奇,書腰上的介紹竟與安伯托艾可(玫瑰的名字)與丹布朗(達文西密碼)相提並論,單看這兩人,不難猜出屬性為何,扉頁連篇讚美之詞,鼓舞荷包失血的動力。

花了兩天時間,仔細將全書啃過一遍,兩名作者的確才華洋溢,對酉洋史鑽研相當深入,讓我這個只學過三年國中歷史、一年高中歷史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解謎過程精巧又耐人尋味,但作者急欲表現的心態卻有賣弄知識之嫌,有些知識性的東西並不需描寫得這麼詳盡,寫太多反而讓結構變得鬆散無力,也讓主線劇情失焦,畢竟這是看小說,不是讀論文。相比之下,"達文西密碼"和"玫瑰的名字"就顯得老練許多,對於時代、藝術的描寫目的讓讀者融入劇情,無關緊要則隻字不提,從封面背後的照片看來,兩位作者還相當年輕,難怪野心不小,前面幾個謎題舖陳佔用許多篇幅,對比後面的結尾有點潦草,殊為可惜。

這是架構在另一本書的著作,四個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兩代的恩怨,由一部文藝復興時期的小說"尋愛綺夢"串連起來,"尋愛綺夢"--文藝復興時代最大的謎團,全書架構龐大瑣碎,內容晦澀難明,情節簡單無聊,沒人知道這本書出自何人之手,為什麼要將它寫得這麼怪異,也沒人知道為什麼當時最大的出版社願意印行這本書,在那個孕育現代西方文明的搖籃裡,哲學、藝術名家輩出,這本怪書顯得不倫不類,成為當今之世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最後一個謎團,這個謎團吸引部份頂尖學者投入畢生精力,試圖從斷簡殘篇拼湊出真相。

故事裡,保羅扮演執著信念於解出"尋愛綺夢"之謎的孤獨天才,主線卻是在湯姆身上,湯姆的父親是研究"尋愛綺夢"的學者,後死於車禍,他的父親不但啟發他,著作也啟發了保羅,也讓保羅和他結為莫逆,就像大部份為人子對父親的叛逆,湯姆一開始對"尋愛綺夢"這本讓他父親廢寢忘食的作品懷有相當敵意,然而知識、智慧的吸引力卻將他一步步拉進迷宮中,友情與愛情幾乎抵擋不了智慧女妖的魔力,在錯綜複雜的關係逐漸厘清之際,"尋愛綺夢"的謎團終於破解了,它敘述著一件悲傷的過去,幾位人文主義的殉道者對知識、藝術的渴求,同時上一代的恩怨也在死亡裡終結。

二十一世紀毫無疑問將是數位化的時代,許多暢銷書的電子版老早已流通於網路上,然而最近看了幾部小說卻都和"書"有關,它們好像試著喚醒讀者對於"書"的熱情,鬧市裡,孤燈下,一本好書,足以撫慰孤寂的心靈,滿足對知的渴望,與無垠的幻想。"四的法則"雖是兩名年輕人初試啼聲之作,卻已不同凡響,相信未來會有更好的成績。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