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9, 2005

毒鑰(The Skeleton Key) --- "相信"原來是一樁預謀

The Skeleton Key這部電影再度證明劇情的重要性,遠大於電腦合成技術,原以為又是部裝神弄鬼的三流電影,租來僅為打發時間,沒想到竟獲得意料之外的驚喜。

今年好萊塢翻拍日本鬼片蔚為風潮,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縱使有些不錯的導演操刀,新作依然不及舊作精采,幾週前看了翻拍"鬼水怪談"的"鬼水",虎頭蛇尾的表現手法令人搖頭嘆息。"毒鑰"回歸好萊塢擅長的驚悚風格,恐怖片中習以為常陰森詭異的獨立豪宅,豪宅裡窒息般的寂靜,人與人間平和裡暗藏玄機,以及努力想解開謎團的主角...每個觀眾都可以猜出這裡面必有不尋常之處,這麼平凡的劇情,卻有想像不到的結局,猶如枯萎的老樹上冒出新芽,在緊張流暢的節奏中,劇情展現出獨到的創意。

這部影片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陷阱,打從主角接過鑰匙開始,就註定她悲慘的下場,施害者巧妙利用人的好奇心,以及對未知的恐懼,誘使她一步步踏上安排好的方向,從對巫術的嗤之以鼻,到深信不疑,甚至被誤導站在犧牲台上成為獻祭儀式的祭品,人的心靈竟如此脆弱,完全經不起試探,在陰謀、好奇、驚懼、同情下,自己打敗了自己。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是否也是如此呢?

Tuesday, December 27, 2005

創世紀/Russian Ark

Russian Ark
這是一部令人驚歎的電影,為何譯名為"創世紀"就不得而知,很明顯地和聖經中的創世紀一點關係也沒有。

在影片中,我們化身為幽靈,攝影機就是我們的雙眼,俄國導演亞歷山大蘇古諾夫(Alexander Sokurov)藉由影片帶領我們在聖彼得堡冬宮漫步,穿越大大小小三十多個房間,親眼領略帝俄時期皇家的奢華及精雕細琢的冬宮之美。

這部影片最特別的地方有二,完全第一人稱視角呈現為其一,在這部影片中,觀眾就是主角,隨著攝影機穿越擁擠的人群。第二,本片九十餘分鐘一鏡到底,沒有任何分鏡,拍攝難度之高,令人咋舌。不分鏡對攝影技術是一大考驗,得先將場景、人員調度好,當打開一個又一個房間時,我們不但見到沙皇收藏的藝術品,也見到各個年代曾在這兒穿梭的皇親貴胄、彼得大帝、凱瑟琳女皇、莊嚴的國家宴會、熱鬧的皇家舞會、甚至還有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列寧處決前全家最後的早餐,仕女的衣香鬢影,與裝飾華麗的軍服好像訴說著帝國的榮光,直到帝俄結束前最後一場皇家舞會,攝影機緩緩越過散場人群,愈走愈遠,似不捨,又似哀悼一個時代的結束。

曲終人散,與其說看完一場電影,不如說是見證帝俄時期的歷史,繁華落盡,一切只是時間之流中微不足道的浪花。

Sunday, December 25, 2005

Performancing -- Bloggers必備的Firefox套件

Performancing for Firefox毫無疑問的,Firefox乃2005年最紅的網路瀏覽器,在坊間電腦雜誌裡,每個月都能看到關於它的介紹,這些報導清一色也會順便談及部份好用的擴充套件,以充篇幅,甚至還有將一堆擴充套件打包好,讓初學者下載安裝一次完成。

我並不贊同初次接觸Firefox就裝擴充套件,Firefox能在Mozilla系列脫穎而出,是因為脫掉臃腫的外衣,恢復Gecko成像引擎該有的速度及穩定性,才博得眾人的眼光,若裝上過多擴充套件,豈不是又走回頭路。擴充套件不是不能裝,但應有所選擇,真正常用再裝,以減輕系統負荷。畢竟它只是上網的工具,何必弄得像萬花筒一般。

假如你用Firefox,又寫Blog,那Performancing絕對不容錯過,奇怪的是沒在雜誌上見過它的介紹。裝上它,重新啟動Firefox,在下方狀態列有個小圖示,點擊出現Performancing視窗,按下Add設定自己的Blog,成功後可見到自己的Blog名稱,具有管理多個Blog站台的能力,支援MT系統、Wordpress系統、MSN Space、Blogger等,介面清楚,簡單易用。也可以直接按功能鍵F8啟動,或者在網頁中按滑鼠右鍵,選"Performancing"/"Blog this page",假如想引用網頁中部份文字,只要在進行上述動作前,先選取文字即可。

國內的BSP中,蕃薯藤樂多日誌採用MT系統,經過一番嚐試,證實可行,只要在新增Blog設定中,選取"Custom Blog",系統型式選"Movable Type",Server API URL輸入"http://xmlrpc.blog.roodo.com/cgi-bin/mt/mt-xmlrpc.cgi",下方Add API Key不要勾選,下一步輸入帳號密碼即告完成。

PS. Performancing for Firefox僅適用於Firefox 1.5版,若還使用舊版Firefox請儘速升級。

Wednesday, December 21, 2005

光陰的故事

由於父母均不喜舖張,祖母過世的消息只通知常到家裡走動的親屬,頭七前夕返家祭拜,深夜佇立靈柩旁,僅爸媽、弟弟、我及內人,古老的平房前,塑料帆布圍著簡易的靈堂,似乎抵受不住酷寒,在冷風中瑟瑟抖顫,殘燈燭影,顯得既淒涼又悲哀。幸而告別式當天,親戚們到場的人不少,兩側簇擁著花籃,嬌豔的鮮花努力伸長脖子探出頭來,為嚴冬中的喪禮帶出幾許暖意。多年不見的表兄弟齊聚一堂,上一回大家共聚此地時,還都是龍精虎猛的小孩子,現在已是壯年之身,甚至有了老態,歲月催人,不勝唏噓。

家族裡祖母的輩份高,幼年時,每逢寒暑假,表親戚總會撥幾天從高雄來到嘉義鄉間的老房子,父母工作太過忙碌,幾乎沒有帶子女出門旅遊的空檔,表兄弟們的到訪,成為假期中最盼望的時刻,貪圖著那份渡假般的熱鬧氣氛,由於房間不夠,只得將長板凳併在一塊,當成簡易床舖,幾個小孩睡在上頭,擁擠中隨時提防一不小心會摔落板凳,但心中充斥著小客人們來訪的興奮之情,縱使不便也甘之如飴。

那時並沒有什麼聲光刺激的娛樂,在門前空地打球足已耗掉大半天,邊玩邊擔心球掉進長長的黑水溝中,從孳生蚊蟲的水溝裡撿球,對勇氣可是一大考驗,鼓起勇氣跳過寬大的水溝,水溝到柏油路間有一小片雜草地,長著不知名的小花和鬼針草,門前有爺爺種植的椰子樹,颱風一來偶爾刮下一大片葉子,地上是自家開墾的小菜園,蕃薯收成時常挖到白白胖胖的金龜子幼蟲,挺噁心的,門後隔著水泥籬笆,有糖廠小火車的車站,尖銳的汽笛聲警告頑皮的小孩快離開鐵軌,以及堆積如黑色小山的煤碳...我們曾在這地方渡過無數晨昏朝夕,共同擁有歡笑和淚水。

進入國中後,課業的壓力與年紀的增長,逐夢的過程中漸漸失去往來,這棟小房子成了遙遠的記憶,數年間,火車站廢棄拆除,椰子樹砍了,馬路拓寬,菜園消失,泥土地舖上水泥,只剩下老房子屹立原處,似乎被時間所遺忘,或許它本來已經很老,就像在老人臉上多一條皺紋,對於它,時間已不再有任何意義。對於我,卻是記憶中通往童年時代的橋樑,那時的祖父母依舊健在,爸媽仍然年輕...

Monday, December 19, 2005

月曆不求人

Calendar for Jan 2006Flickr Toys網站中集合一堆利用Flickr強大的照片分享功能變出的花樣,值此歲暮年終,最應景的工作不外是製作月曆,正好裡面就有個製作月曆的功能,簡單易用,且不限於使用Flickr的照片哦!

點入網站中,設定好圖片網址,或者上傳本地端影像檔案,選擇月曆的月份及年份,按下Create Calendar即可,產生的月曆為JPG影像檔,按滑鼠右鍵另存。右圖是我測試製作的2006年1月份月曆,還蠻像一回事的。

Saturday, December 17, 2005

年終的煩惱

我是個不喜歡計較後果的人,但有時真的不能太鐵齒...

上回週休出遊兩天半,回家後才知道奶奶過世了,一週前到醫院探望時,覺得她的氣色還好,所以放心出遠門旅行,而行動電話的電池壞掉好一陣子,我的來電向來少得可以,行動電話有如雞肋,一時間不急著換電池。豈知就在出遊當天,奶奶從醫院返家,隨即斷氣,那時我還在旅途中,沒接到緊急召回電話,換來兩天半快樂的旅遊,得到消息回老家時,已經入殮了,心中著實過意不去,聽爸媽說她死時表情相當平和,應該是真的解脫了,不僅對她,對爸媽也是,兩個月來的醫院照料讓爸媽耗盡心力,我們這群兒孫輩完全幫不上忙,"老"是種悲哀,這句話不僅是對自己的自傷自憐,也是對照料自己的人懷抱的那份歉疚。死者為大,只能在靈前祝福她一路好走。

兩三天前,我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管轄內的伺服器中,有部舊式的Novell Server,這部預計再兩年可除役,一直害怕它在這兩年間會出狀況,但又無計可施,只能自我安慰應該不會這麼倒楣,四年前曾經壞過一回,好不容易才在另一部舊電腦重新裝上,Netware網路作業系統安裝十分麻煩,它只認識通過Novell認證的網卡,這種網卡現在應該買不到了,而安裝前得先裝好DOS,以前DOS系統的磁片老早發霉損壞,就連原版Netware磁片也不知能不能讀得出來,控制伺服器的語法更是忘到九霄雲外...奇怪的是從伺服端看不出有何錯誤,但就是連不進去,網路線確定正常,網路卡?驅動模組可以載入,看來看去明明沒有問題,但就是出問題了,唉!

2005冬遊清境、合歡山

合歡山上週遊清境及合歡山,不是為了賞雪,從氣象報告得知鋒面水氣不足,雲層不厚,降雪機率十分低...清境農場在三月時曾下雪,那是異數,在海拔不到二千公尺的地方遇上降雪,除了運氣,沒別的解釋。

由於清境農場一帶的觀光業起步較晚,產業結合觀光,可能是國內最出色的,沿途歐式鄉村建築錯落其間,山路上的綠意及楓紅,高山清冽的空氣,有如來到外國的鄉間,不少遊客就是衝著這些美麗的民宿而來,沿清境國民賓館往下走,全國最高的7-11就在眼前,不同於國內"所有"的旅遊景點清一色賣土產、紀念品,這個商場十分值得一遊,沒有沿途叫賣聲,縱使人來熙往,依舊可以享受渡假的悠閒氣氛,或者點杯熱咖啡,靜觀遠山的沈默,山嵐的起伏,及午後的陽光。
青青草原

到清境必遊合歡山,清境與合歡山落差達一千餘公尺,但路途並不長,可以想見它的坡度之陡,對車子是一大考驗,合歡山乃台灣三千公尺以上高山中"親和力"最高的,開車即可抵達,這座山並非下雪才有看頭,佈滿玉山箭竹的山頭猶如覆蓋一層黃綠色的絨毛,在群山間別有一番嫵媚的味道,眺望遠方玉山、奇萊山頭早已白雪滿佈,在灰暗天色下映出一片銀光,近看山坡上的白木林,置身群山之上,方知天地之廣,山脊縱橫交錯,令人驚嘆造物的神奇。
合歡山

合歡山

週六中午時分下山,又見到另一番奇景,且是人為的 -- 綿延數十公里的車潮,排隊要上山,不知這麼多的車子上了山要停何處?塞到山上要多久?狹窄的山路,萬一有事故該如何解決?套句中國大陸的用詞,這地方還真火啊!

合歡山初雪

這週合歡山終於降下瑞雪,從電視新聞轉播清楚見到遊客歡天喜地的模樣,果真是"合歡",人對現狀的不滿充份呈現在旅遊上,生活在溫暖的熱帶南國,我們嚮往著雪花漫天的銀白世界,平地當然不可得,只有往山中發展,台灣得天獨厚擁有多座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真正的登山活動之技術門檻及危險性都很高,僅合歡山有公路可驅車直上,故成了賞雪熱門景點。

合歡山的雪,與其稱為雪,不如說碎冰,在冷氣團籠罩下,水氣急速結凍,夾在狂風中襲捲而來,那種滋味並不好受,與想像中雪花飛舞完全不同,真正的雪還是要高緯度國家的較有看頭,多年前在日本遇過雪花緩緩飄落,輕柔地落在衣服上,在會下雪的國度裡,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行人車輛依舊來去匆匆,看著大地逐漸染成一片靜謐的銀白,耳邊彷彿聽得見枝葉承受不住雪的重量,將這些不速訪客彈落地上的聲音...如同一首詩,相比合歡山降雪如狂歡嘉年華,前者更接近自然吧!

Tuesday, December 06, 2005

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傾洩而出的不是邪惡或希望,只有不間斷的音樂,充斥在耳邊,原來網路上的潘朵拉魔盒是個音樂盒。

網路串流廣播早已不是新鮮事,從過去Real Audio獨霸市場到現在的百家爭鳴,隨著寬頻連線普及,廣播已不再侷限於身處何地,更不用忍受斷斷續續的連線品質以及刺耳的沙沙聲,用電腦聆聽廣播就像過去打開收音機那麼自然,隨手一點,世界各國的廣播電台羅列眼前,想聽哪台就聽哪台,音質更是好得沒話說。加上提供這類型服務的技術難度並不高,相對地網路廣播電台還真不少。

潘朵拉的盒子是同類服務中較特出的,連上網站,只有簡短說明,以及Flash製作的面板,可別小看這個陽春的介面,它擁有別家所欠缺的"人性",一般的網路電台頂多只能選擇聽哪一類音樂,選好後使用者就不再有插手的餘地,而潘朵拉的盒子呢,先選擇"Create a New Station",輸入藝人名稱或曲名、專輯等,建立自己專屬的廣播電台,假如該首歌曲不在網站收藏中,則自動挑選同性質歌曲播放,同時顯示該首歌曲所屬專輯封面,點下封面圖片,出現一排選單,可以連到iTunes商店購買歌曲,或是連到Amazon購買專輯,或是加入我的最愛收藏匣,甚至只是單純地標示"喜歡"與否,別小看這個標示的動作,網站會綜合你的喜好判斷下一首歌要挑哪一首,就像個人專屬DJ,當然,不標示也行,同性質的歌曲還是會不間斷播放的。在"社會化"方面,可以將搭配出來的個人電台Email給朋友共同分享。

使用這個網站的服務,可以註冊也可以不註冊,註冊後最大的好處是只要登入就能看到自己設定的廣播電台,可以付費也可以不付費,不付費時,網站上會有廣告,廣告佔的版面並不誇張,顯得十分大氣且有誠意,串流音質在水準以上,雖然不及Sky.fm,可算是可以接受了。唯一的缺點是必須以瀏覽器開啟,假如電腦不夠力,可能會拖垮系統效能,出個Client端程式應能改善,但這麼一來就失去跨平台的能力。若電腦delay嚴重,應認真考慮升級或換機了,畢竟Web Application是未來的趨勢。

Saturday, December 03, 2005

週六下午的野外賞鳥

黑面琶鷺
12月3日,沒什麼格調的三合一選舉終於要畫上句點,不管誰輸誰贏,總算不用再聽到震耳欲聾的拜票聲、漫天飛舞的旗海,以及自吹自擂的海報,民主的選舉搞成這樣,實在悲哀。

下午到七股一帶兜風,這地方只有在入冬之際才值得一遊,夏秋時刻太熱了。七股最著名的景點中,人工製造的有鹽山及台灣盬博物館,鹽山的構想很不錯,攀登海鹽堆成的小山對大多數人而言均屬難得的體驗,可惜鹽山旁的攤販未妥善管理,幾年前如此,現在還是這樣...台灣盬博物館採金字塔型建築,十分特殊,門票不怎麼便宜,卻是夏天遊鹽山必經之處,因為有冷氣,可以降低中暑的機率。

天然景點裡,當屬潟湖風光,四季皆宜,黃昏最美,以及過境候鳥,鼎鼎大名的黑面琶鷺棲息其間,設有黑面琶鷺保護區,由數量看來,一直以為黑面琶鷺唯有緣者方能得見,今日一去,藉著野鳥協會的高倍數望遠鏡,才知道遠方水面那堆黑點都是黑面琶鷺,心理一時之間難以接受,物以稀為貴,黑面琶鷺的高貴正在它的稀少,假如只看見一兩隻,我想我會很開心,覺得自己是幸運兒,現在卻是一大群...這群鳥兒假若知道自己正"服務"著遠方來來往往的觀光客,不知作何感想,說不定會集體自殺抗議人類侵犯牠們的隱私權。

Thursday, December 01, 2005

Google Reader的聯想

Web Application 即將成為明日之星,這點就算不是趨勢觀察家也看得出來,與傳統軟體相比,它具有免安裝、更新即時、隨處可用、跨平台(大部份皆是)、網路社群互動的優點,可以預見它將會改變我們的上網習慣。

試著回想過去使用電腦的方式,先選擇一套作業系統(多為MS Windows系列),接著按需要安裝軟體... MS Windows從3.1版開始攻佔PC圖形作業環境,一路走來,縱使以最嚴苛的眼光檢驗,也不能否認Win2000/XP的穩定性相當不錯,為什麼動不動聽到重灌作業系統?除了系統漏洞遭病毒、駭客攻擊外,幾乎都是安裝軟體惹的禍。

假如這些老是惹麻煩的應用程式只需瀏覽器就可以啟用,程式就擺在伺服器上,有專人負責維護,既節省我們的系統資源,也減少出狀況的機會。服務提供者收集使用者意見回饋,即時修改錯誤,擴充軟體功能,在最短時間內改版面世,使用者打開網站,面對的就是新版,無需下載任何更新或修補,該是多麼美妙啊!所以我們看到Google所有的網站一概為Beta版,代表永遠處於改進中,廣受大眾喜愛的GMail,剛推出時除概念先進外,問題還真不少,一年不到,錯誤修正了,令人驚喜的功能連連推出,將其它WebMail Service Provider打得毫無招架之力,稱它為當今WebMail的龍頭也不為過。

由於GMail的成功,Google Reader剛推出時也獲得大眾熱情的眼光,但用過的人無不搖頭,稱它是真正的beta版,表示測試未完全就推出,與其他RSS Reader如Bloglines相比,功能少得可憐,速度慢得驚人,缺乏社會化能力,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人性化的介面,樸實中呈現Google一貫的質感。現在回想,這不正是Web App的特色嗎?先有創新的想法與雛形,再以堅強的研發實力為後盾一步步實現夢想,果然,一個月後新版推出,大幅改善訂閱與瀏覽速度,讓它從新奇的玩具成為具有實用性的產品,11月底,官方BLOG網站又發佈消息,增加訂閱按鈕及bookmarklet連結,進一步與其他RSS Reader網站看齊,文末並自嘲Google Reader出世未滿兩個月,藉此應對排山而來的批評。

Web App的程式多採用高階的Script語言寫成,事實上競爭壓力相當大,由於同質性網站多,排他性十分明顯,往往今日大紅大紫,轉瞬即成明日黃花,原本我用的RSS Reader是Bloglines,後來覺得News Gator畫面細緻美觀,接著發現大量採用AJAX的Rojo很酷,到現在幾乎只用Google Reader,接下來會是誰佔鰲頭,很難說,可以肯定的是必定比現在的還好用,幾年後的網際網路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模樣,真令人期待。

Wednesday, November 30, 2005

Mozilla Firefox 1.5 Released!

Firefox萬眾期待的Mozilla Firefox 1.5版總算在幾小時前正式發佈,繁體中文版也同步更新,1.5版等同於1.0版,均為Mozilla基金會發展Firefox的里程碑,相對於1.0.x版,程式體積更小,啟動速度、瀏覽速度更快,安全性、穩定性更佳,對個人穩私有更好的保護,加上新一代的AutoUpdate功能,實為瀏覽器中的首選,本人極力推薦。

PS.安裝 Extensions、toolbar等外掛程式,需留意是否相容。

Monday, November 28, 2005

淺酌薄酒萊

Louis Jadot
對於紅酒可說又愛又恨,喜歡它清爽甜美的果香,恨它不耐久放的時間限制,與烈酒相比,紅酒的價格還算合宜,但開瓶後兩三天就變酸,迫不得已只好牛飲,不像烈酒買來後可以慢慢喝,喝它一兩個月也行,就享用時間而言,喝紅酒實在不划算。

聽說氣候的緣故,今年法國的葡萄長得特別好,直接受惠的正是紅酒廠商,尤其薄酒萊新酒,薄酒萊正是今年採收的葡萄釀造的,早在還未上市前,便利商店到各大賣場均已開始廣告接受預購。廣告的魔力果然驚人,連我也忍不住心動,在特力和樂買了一瓶,特力和樂所進的薄酒萊產自路易氏佳鐸酒莊,價格高於亨利費西酒莊,後者是一般賣場所販售的薄酒萊。

薄酒萊新酒的釀造方式有別於傳統紅酒,傳統紅酒的做法是將葡萄連皮帶籽擠壓後於橡木桶中發酵而成,薄酒萊採用二氧化碳浸泡法,將整串葡萄一層層擺在桶子裡,下層葡萄受壓破裂,流出汁液,自然發酵產生二氧化碳及熱量,帶動上層葡萄發酵,過一段時間,將發酵的果汁倒出來,再進行標準發酵程序,因此單寧酸較少,酒精濃度低,釀造週期只需兩個月,可以當作當年份葡萄酒的試金石。

說到我買的這瓶路易氏佳鐸,味道只能列入普通級,不知是牛飲速度過快,來不及細細品嚐,或者喝過的薄酒萊種類太少,香氣色澤都不錯,就是酸了些,以我喝過的紅酒而言,義大利、南美洲產的紅酒似乎比較甜,也有可能法國紅酒名氣大,相對於其他產地,同樣價格買到的等級較低,過幾天有閒錢再買瓶試試,不相信買不到便宜又好喝的。

試飲阿里山咖啡

自從古坑咖啡被踢爆混合進口咖啡豆之後,對標榜台灣咖啡的高價咖啡即敬謝不敏。咖啡的種植採收極耗人力,在勞力價格高昂的台灣絕非優良經濟作物。這次到阿里山,也許是心情舒暢,也許是山景太美,也許衝著老闆真誠的態度,花了大約進口豆兩倍以上的價格買了包阿里山咖啡回家。

和進口豆相比,台灣咖啡豆明顯小了許多,大小不一,沒有進口豆均勻漂亮,可能買的真正是台灣咖啡,賣相不佳,簡直可說營養不良。這是輕度烘焙的豆子,並不合我的口味,我習慣香氣濃郁的曼特寧...一回家馬上開封試飲,先用老闆建議的塞風壺,味道比想像中好得多,散發甜膩的香味,沒有輕烘焙豆子的酸味,也沒有曼特寧之類重烘焙豆子的苦味,改用義式咖啡機,以上特點仍然保留,做成卡布奇諾,十分順口好喝,果然花錢是有代價的,但未免貴了點。

2005冬遊阿里山

阿里山夕照週末聽從氣象達人的建議,又到阿里山走了一趟,每次都去阿里山,其實沒什麼好奇怪,台南附近值得一遊的山區並不多,距離市區不遠的,門庭若市,如中興林場,距離遠的,泰半格局過小,抑或景色單調,不耐玩,可能開車比真正遊山玩水時間還長,失去休閒意義,加上阿里山公路很好走(隔天翻了部遊覽車^_^|||),實為高山旅遊不二選擇。

十一月底的阿里山區,澄淨的藍天妝點幾朵白雲,陽光燦爛中夾帶清新的涼意,此次出遊採當天來回,遊玩時間完全在下午時分,不同於夏季午後的山嵐彌漫,冬陽直射,光芒耀眼,就連姐妹潭附近陰暗的森林步道也像打亮了燈似地一覽無疑,陽光的溫暖與陰影的寒意在行進中不斷輪迴,也許高緯度國家的秋冬季節就是如此吧!

每回遊阿里山,由於時間點不同,總有不一樣的感受,這回最令我震撼的是黃昏時刻的塔塔加,"冷"是共同的話題,環繞停車場對面的群山竟然映照成一片美麗的藍,與天空那透明漸層的藍形成奇特的調和,由塔塔加沿台18線往阿里山途中的向陽處,太陽正要西沈,山谷完全籠罩在金黃色的斜光裡,那是無法形容的美麗光輝,只能說是人間仙境吧!

阿里山夕照阿里山夕照阿里山夕照阿里山夕照塔塔加黃昏塔塔加黃昏

Thursday, November 24, 2005

Google Base 與 Google Analytics

雖然我對嚐鮮很有興趣,對Google獨樹一格的理念也很支持,然而最近Google推出的兩個新服務卻令我有些意興闌珊...

Google Analytics是免費的網站流量分析,登錄網址後產生一串code,插入自己的網站中即可,可別以為免費就是功能差,它產生的報表極為美觀,簡直將付費的流量分析網站給比下去了。可惜對我沒什麼用處,對blog的態度向來抱持隨興、隨意、隨緣,與其說想和廣大的網民分享,不如說是為將來的自己寫歷史,我相信數位化的資料遠較紙筆記錄容易保存,放在網路上又比留存在硬碟安全得多,綜合幾項要素,blog乃最佳選擇。後來在網上見到有人提出申請許多天,報表始終未出現,好奇之下也去申請看看,想不到居然暫停申請了,我猜很可能申請人數過多,導致伺服器不堪負荷,只好暫停"新客戶"登錄,先把舊客戶照顧好,不得已情況下的權宜之計吧。

Google Base面世時,大多數人都不曉得這東西做什麼用,顧名思義,就是資料庫,一個全球共用,可以自訂欄位的資料庫,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特大號佈告欄,愛貼什麼就貼什麼,誰都可以貼,背後運作的是Google強力搜尋引擎,自動索引資料,甚至將相關資料排入Google Local(地區服務)或Froogle(比價服務)中。在Google Base未正式推出前,謠言滿天飛,說什麼Google將和EBay正面衝突,其實Google Base僅是個單純的資料庫,它並不具有線上購物的機制,Google仍固守著它的老本行--搜尋,Google Base充其量也只是搜尋服務的擴充,不冒進是這家公司令人敬佩之處。可惜的是Google Local和Froogle尚未擴展到台灣,Google Base上張貼的資料幾乎都是銷售廣告,外國的銷售廣告對我一點意義也沒有,總不成為了買台電腦特地出國一趟吧!畢竟Google Base服務屬網路首創,大家還沒想出拿它做什麼,要發揮真正用途,恐怕還有一段時間。未來如何,值得期待,現在先知道有這個東西就好。

Tuesday, November 22, 2005

哈利波特4:當代最具傳奇性的作品

趕在首映當天到新光影城欣賞哈利波特4:火盃的考驗,印象中,這一部的原著小說是目前已上市的6部當中最精彩的,J.K.羅琳十分巧妙地掌握住不同年齡層心境的轉變,字裡行間,書中幾個主要人物活生生地"長大"了,故事內容也漸趨陰暗,佛地魔的黑影重新籠罩整個巫師世界,在強大的威脅下,我們共同期待見到哈利波特如何化解一個又一個危機...這份共同的期待,造就另一種傳奇。就像星戰迷漏夜排隊等候前傳各部曲推出,不是因為電影有多好看,而是對逝去時光的緬懷,以及追尋三十年來殘存的記憶。

哈利波特系列成功攻佔全球人心,改編成電影依然不減風華,證明優秀的劇情才是構成好電影的骨幹,一如上一代對星戰的狂熱,這一代也有哈利波特做為共通的橋樑,數十年後,我們仍會津津樂道曾徹夜閱讀哈利波特的感動,電影裡那疑幻似真的魔法世界有多迷人,管他社會如何動盪混亂,政治如何混沌不清,狗仔、八卦,都將沒頂於時間的洪流裡,唯有知性與理性的產物,方能歷久而彌新。

落合正幸的"感染"

Kansen
坦白說,無論票房是好是壞,絕大多數的恐怖片都是爛片,劇情乏善可陳,漏洞百出,千篇一律以刺耳的尖叫、扭曲的人形、飄忽的鬼影嚇唬觀眾,說也奇怪,這麼無聊的片子,願意花錢欣賞的人還不少,以本人非正式的調查,恐怖片在DVD出租店中,可列入票房常勝軍,也許現代人壓力過大,需要另一種發洩的管道。最近觀賞的片子--感染,別開蹊徑以"壓力"作為恐怖的根源,可圈可點,堪稱恐怖片的傑作。

本片導演落合正幸,似乎對醫療行為有特殊偏好,先前曾執導另一部恐怖片 -- "催眠"。"感染"的場景設定在一所營運出了狀況的小醫院,裡面住的都是應該送進療養院的重病患,醫生、護士擔心著醫院即將關門,還得微笑面對即將不久人世的病患,加上護士大批辭職,留下的人幾乎天天得值日夜班,超時工作造成的身心負荷,所有人都處於壓力崩潰邊緣,救護車的無線電廣播,單調急促地通知車上有位疑似感染病的患者,要求醫院收容治療,空氣中散發出窒息般黏膩緊張的味道...就在一場緊急醫療中,由於主治醫師口誤而用錯了藥,造成病人立即死亡,另一位醫師說服在場所有人共同隱瞞這個事實,也獲得大家的同意,開始討論如何善後...問題看似解決了,卻也在眾人心中留下一道昧著良心的枷鎖,而良知的譴責正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說共同說謊是"罪",後續種種怪異現象就是"罰",片中有位精神病患者,總是對著鏡子說話,好像在鏡子裡可以見到自己過世的親人,這些醫生護士們,在醫療失誤後集體感染同樣的幻覺,心中的恐懼一一現形,如擔憂醫療用品不足的護士長,從垃圾筒中撈起用過的針筒,連同自己的手放進熱水中消毒,滿足的神情訴說著以後就不用擔心注射筒不夠用了,不會打針的小護士,拿著針筒猛扎自己的手臂,因打錯藥害死病人的護士,將自己的血輸入死屍的身體,以表達歉意,對病人不夠關切的醫生,跪在空無一人的病床前懺悔...原來真正的恐怖,就是心中最害怕的事情成了真。

不曉得這部影片賣座情形如何?如果不錯,演員應居首功,劇中所有角色的疲憊,以及眼角流露出的不安、茫然,陷入幻覺時的痴迷沈醉,讓觀眾似乎也置身在那間破舊的醫院裡,昏暗的燈光,幽閉空間那份揮不去的不適,繁瑣的病人照料,人命關天的倉促與緊張,讓這部電影多了分說服力,漏洞依舊不少,但暇不掩瑜,仍屬恐怖片中的逸品。

Friday, November 18, 2005

免費的網路加速軟體 -- Google WebAccelerator

惰性果真乃人類的原罪,蕃薯藤樂多日誌設備更新了兩天,服務中斷,雖然另有備份BLOG站台,下意識仍安慰自己道:等蕃薯藤可用時再寫吧!一拖之下,竟然空白一星期,向來做事情只有五分鐘熱度,不得不打起精神鞭策自己,以免又是另一個"五分鐘"。

這回來介紹Google WebAccelerator,Google出的網路加速器,人對現狀的無法滿足反映在這類軟體上,在Win95/98的時代,五花八門的網路加速軟體、頻寬擴充軟體、記憶體倍增軟體...以及種種系統最佳化密技及工具,幾乎讓人懷疑這個作業系統是否先天小兒麻痺,不然為何要這麼多的"補藥",而這些軟體是否真有廣告的神效,也是見仁見智,畢竟效能不足,唯有更換硬體才是王道,可惜昂貴的價格令人裹足不前,於是"補藥軟體"成了窮人的偏方。在Win2k/XP世代交替後,優秀的多工與記憶體管理讓這些軟體再無用武之地,逐漸淡出江湖。

乍見Google WebAccelerator,掩不住心中的驚訝,沒想到Google會推出老掉牙的軟體,又帶點思古的幽情。網路加速軟體,說穿了就是將Proxy伺服器搬到自己的電腦上,藉由比對網站差異及預先讀取資料,以及較瀏覽器更佳的快取功能,讓使用者上網時獲得即時回饋。Google這套的特點在於同時支援IE與Firefox,與該公司其它軟體類似,都是小而美,我自己試用的感覺是上網速度快了不少,沒做過正式測試,希望不是錯覺,這種軟體本來就是裝給自己爽的,覺得上網有變快,那就繼續用,若感覺沒差,就移除它吧!反正不花一毛錢,也沒佔用多少系統資源。

PS.由於利用本地端電腦做proxy,建議乾脆關閉瀏覽器快取,以免加重硬碟負荷,同一份資料沒必要同時讀寫兩份。至於使用其他瀏覽器如Opera,可以將http proxy設為127.0.0.1,port 9100,同樣可享受Google WebAccelerator 帶來的快感。

Tuesday, November 15, 2005

見Yahoo!奇摩部落格成立的一點感想

這幾天真是忙翻了,人多好辦事,這句話雖不完全正確,人多難免手雜,但在從事低智商活動時倒蠻管用的,可惜我只有一個人,預計接下來還得忙上好幾天,兩天前趁週休衝到墾丁玩一趟,怎麼回憶中好像很遙遠...

人一忙,難免顧此失彼,好不容易有喘口氣的機會,最重要的工作是趕快瀏覽訂閱的RSS文摘,果不其然,才幾天工夫,RSS文摘已堆積如山,我記得學生都討厭作文,怎麼出社會後,有如急著在作文比賽截止前交卷似的拼命寫...自從BLOG風行後,網路世界在八卦、色情、遊戲、交友之外,多了些文藝的氣息、批判的味道,有些人的文章著實寫得非常好,讀來細膩感人,韻味無窮,有些見解精闢,直擊要害。

過去,上網的行為多半屬娛樂性質,以玩樂、休閒為主,或者將網路當成圖書館,搜尋資料以應用在工作、學習上,對於後者,我建議還是到真正的圖書館或書局找實體書研究較為妥當,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常常是片斷的、不完整的,與其花時間整理這堆雜亂無章的資料,不如買書回家精讀,至少書本結構較有系統,研究的成效不可以道里計。從這裡看出網路資源用在解決問題十分合適,真要做研究、做報告,多讀幾本書較實在。當然,沒有人一天到晚遇上問題,所以成天上網的人做些什麼事可想而知。

近兩年,BLOG的流行,逐漸改變一些人上網的行為,只要你願意,就能在網路上擁有發聲的舞台,愈來愈多人投入BLOG的行列,不管寫得好不好,都有自己的一片天,這是一種草根式的新浪潮,透過回應交流,作者與讀者間產生最直接的互動,在大量優秀的文章出籠,打破報章雜誌及出版社壟斷的局面愈形明顯,BLOG風潮愈演愈烈,將來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對傳統產業有何衝擊,我將拭目以待。

Friday, November 11, 2005

閱讀國中生網誌有感

常上網的人,大概會覺得自己老得特別快,並非俗諺所言之韶光飛逝,而是網路上的流行文化快得令人目不暇給...最近因工作需要,看了一些小朋友的BLOG,方驚覺自己的輩份可列入LKK級。

年輕朋友的BLOG有兩大特色,其一,文句簡短,有如新詩,當然,文采和詩意扯不上關係,充其量是即時通訊聊天的整合版,可稱之為聊天式作文,文章摸不著重心,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讓我想起已故的武俠小說家古龍先生,古龍後期的作品就是這種風格,讓他在當時眾多武俠名家間脫穎而出,與金庸並列,幸好他出生的年代早,若生在現代,可能就得不到如此高的評價了,君不見今日許多暢銷書的文句都長這副德性。

其二,注音文的大量使用,注音文可能是網路上年齡層最大的分野,由於中文字的同音字甚多(不然何必要用自動選字的新注音),除非將注音文用在無關緊要的語助詞上,否則對讀者瞭解文意是有影響的;當然,從前後文可猜出大部份詞意,在猜的過程中,瀏覽的節奏勢必被打亂,形成閱讀障礙,使用電腦輸入文字,注音文與實體文字的按鍵數目相差無幾,既然文章發表是讓人看的,何必用注音文虐待讀者的眼睛呢?注音文的使用,帶有俏皮的意味,私下使用倒無妨,若養成習慣,應考、求職也用上注音文,那就太不莊重了。

注音文的使用,在網路上曾引起廣泛討論,連新聞媒體也有所報導,這種流行文化的產生,與網際網路普及有一定關係,既然屬流行文化,無需討論對錯,站在為讀者著想的立場,我覺得注音文還是少用為妙。

Thursday, November 10, 2005

War of the Worlds -- 新型態的衛生教育片

War of the Worlds
下午經過二輪戲院,外頭看板上已經掛出"世界大戰"這部電影,不曉得DVD出租店裡上架了沒?

若沒記錯,應該是七月中旬到電影院觀賞的,由於史蒂芬史匹柏的赫赫大名,以及阿湯哥這位票房保證,雖然有些人認為他是視覺系而非演技派,但請記得在好萊塢的生態環境,沒兩把刷子絕爬不到如此地位,所以對這部電影期待很大,看完之後,的確印象深刻,可能一輩子也忘不了這麼可笑的結局...

"世界大戰"裡,有動作片的流暢節奏,有驚悚片的緊張懸疑,有科幻片的冷竣虛無,有家庭片的親子疏離,事實上,整部片子看下來都很精彩,顯然史蒂芬史匹柏寶刀未老,一掃"AI"、"關鍵報告"那份沈悶與鬆散,可惜劇情不符時代潮流,後來才知道原著是二十世紀初的作品(就是懷疑火星人要攻擊地球的時代),整部片子疑雲重重,有誰知道外星人為什麼要到地球抓人榨汁來種"花",為何在數百萬年前就將機器埋在地底下,數百萬年前應該沒有人類,如果非抓人榨汁,何不像養家畜般,養一群"人",非得大費周章,耐心等上數百萬年,而阿湯哥的兒子更扯,一付憤怒青年的模樣,非要跟外星人拼個你死我活,結果阿湯哥費盡千辛萬苦將女兒送到妻子的娘家,兒子居然已在家等侯,準備來個熱情擁抱,妻子娘家風平浪靜,難道外星人是選擇性攻擊,或許和阿湯哥有仇吧!最離譜的是結局,縱橫無敵的外星人竟然被地球的細菌打敗,看到這裡,突然覺得這部電影真正的內涵是衛教片,教導我們病從口入的道理,如果史蒂芬史匹柏將打敗外星人的病菌或病毒直接命名,就叫作SARS或禽流感,說不定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各國的衛生單位將爭相購買版權呢!

Wednesday, November 09, 2005

Stellarium Astronomy -- 好玩的星象觀測軟體

Stellarium
兩天前有火星衝日的天文奇景,夜裡興緻沖沖地出門欣賞,只見天空一片霧濛濛,什麼星都見不著,與大自然疏離,這是文明的代價。

幸好也有文明的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Stellarium Astronomy這套自由軟體讓我們可以從地球的各個角度觀測星象...覺得天體運行太慢嗎?按下右下角的時間加速,日出日落,天體轉動一目瞭然;不會看星座嗎?按下左下角的按鍵,自動幫你將星座以線條連接,覺得星座名稱太抽象?按下左一角中的一個按鍵,軟體將用圖形示意,瞧,小熊星座果真是一隻熊,雙子座的確有兩個人...喜好觀星者,絕不應該錯過這麼好玩的軟體,何況還免費呢!

話雖這麼說,野外觀星的"臨場感",沁涼的夜氣,漆黑神祕的夜空,任何軟體也模擬不來,所以,有空還是多出去走走吧。

這裡有部份螢幕截圖

Monday, November 07, 2005

又浪費了一個下午

我必須承認當初的想法太過幼稚,本來以為可以利用AD網域權限控管,讓整間教室在不裝還原卡或還原軟體的狀況下順利運作,畢竟這類還原機制多多少少會降低系統效能,奈何低估了使用者,一開始,這群小毛頭失去寫入"Program Files"資料夾的權限,而這正是絕大多數軟體預設的安裝目錄,果然有效,嚇阻許多只知按"下一步"的傢伙安裝不明軟體或遊戲,"Life will find it's way"果真不是開玩笑,一年後,他們竟然知道可以安裝在自己的家目錄,或是其他可寫入的空間,就這麼一傳十,每台電腦裡頭都有一大堆遊戲...下午刪了近一小時半,只刪7部,重新安裝又覺得太費事,想裝還原精靈,軟體卻告知先前已安裝該產品,未移除前無法重新安裝,可能硬碟對拷時沒將哪個隱藏分割區清乾淨,問題還真不少,如果可以,乾脆全部裝上Linux,反正網路上好用的服務這麼多,拿來教學生綽綽有餘,不見得一定要Microsoft Windows + Office吧!

一首歌的隨想

5150
周六夜,驅車前往興達港情人碼頭兜風,不經意扭開收音機,傳來一陣似曾相識的音樂,正確來說,確信自己曾經非常熟悉這首歌曲,卻絞盡腦汁也想不起究竟是哪個樂團,直到樂曲結束,聽到主持人介紹,才恍然大悟,是Van Halen的5150專輯,那首歌叫作Love Walks in,仔細聽下去,這個擁有頂尖吉他手的老牌重搖滾樂團竟未解散,在RAP、舞曲、MTV大行其道的二十一世紀,堅持走在重搖滾之路的身影顯得十分孤獨,也格外令人肅然起敬。

我沒想到自己會忘記這張專輯,十多年前,我買的第一捲重搖滾錄音帶就是它,狂野叛逆、震撼力十足的曲風為我揭開音樂的另一重面紗,從那時起陸續接觸不少重搖滾、硬式搖滾的優秀作品,總算體會到為何"搖滾已死",因為搖滾的精神與商業行為背道而馳,80年代,唱片工業逐漸成形,音樂成了客製化的商品,唱片公司有了一整套培育歌手的計畫,以保障音樂相關的龐大商機,不符唱片公司利益的只能成為地下樂團,自生自滅...事實上,我很久沒聽流行歌曲了,偶爾聽到流行歌曲的旋律,像樣的真少,曲風複雜的通常很難聽,聽過就忘,如兒歌般朗朗上口的,像泡泡糖音樂,依舊聽過就忘,莫非流行歌曲和年紀有關,上了年紀,心靈也跟著封閉,再也無法對音樂產生共鳴,以及那份純真和感動。

Saturday, November 05, 2005

機戰未來 -- 以動畫堆砌而成的飛行電影

Stealth
翱翔藍天是人類永恆的夢想,速度的刺激則為大多數人(尤其是男人)的最愛,能同時滿足兩種慾望的工具就是飛機,可惜有幸成為飛行員的並不多,於是我們只能在雲霄飛車上過過癮。

電影製作者當然不放過這個好點子,與飛行有關的電影實在不少,從空戰片到科幻片,高速呼嘯而過的飛行機器總能讓台下觀眾熱血沸騰。早期礙於技術,拍不出震撼的速度感,看來看去總覺得不夠逼真,還不如到機場邊看飛機起降,現在加入電腦動畫技術,依然沒看到什麼好片子,在"機戰未來"裡,再度印證這個事實...

電腦動畫輔助下,這部影片呈現出有別於以往空戰電影的風格,高科技隱形飛機、智慧型無人飛機高速飛行時帶起的風聲好似在耳邊迴繞,刺激的爆破、空戰纏鬥保證滿足模擬飛行狂的視聽神經,但成也科技,敗也科技,太過倚賴電腦動畫的後果,劇情既庸俗又幼稚,真懷疑是否先完成這堆電腦動畫,再硬套上劇情?除非對戰鬥機有狂熱的喜愛,正常人前半小時感官已經麻痺了,坐在椅子上等片子結束還真難熬。

Thursday, November 03, 2005

Remember the Milk -- 睡前別忘記喝牛奶

remember the milk
Remember the Milk是一個To-Do List的網站,需要這類服務的人其實蠻悲哀的,代表工作量已經大到超過腦容量的負荷,非得靠工具輔助記憶,早期PDA風行一時,主打功能就是幫你記憶工作要務、私人瑣事,它的大賣證明有這種需求的人還真不少,搭配個人資訊管理軟體如Outlook等,在電腦前用PIM軟體,出外用PDA,透過同步使兩者資料保持一致,確實是相當好的組合,可惜好景不常,大部份手機內建PDA後,市場已逐漸萎縮,當然,市場縮小不代表大家沒有這種需要,於是,行事曆、To-DO List網站應運而生,入口網站如Yahoo!MSN都有個人行事曆,功能陽春,聊備一格罷了。在AJAX技術大紅大紫的今天,利用AJAX技術發展的網站十分具有可看性,其中,Planzo是相當優秀的行事曆網站,可惜中文支援有問題,Remember the Milk專攻To-Do List,不僅中文支援完美,介面更可以稱得上是網頁設計的典範,在此略作介紹。

註冊登入後,右上角有Overview/Tasks/Contacts/Settings/Help/Logout幾個主要功能,先點選Settings作設定,主畫面即出現具有四個標籤的設定頁,在這裡可以管理你的To-Do List分類,以及設定要用何種方式提醒,它的提醒功能相當不錯,常見的即時傳訊軟體幾乎都支援了,也可以用Email通知,Info頁中,透過 Inbox Email Address 下的 Email 即可利用 Email 新增工作,iCalendar提供iCal訂閱,或者用RSS訂閱也成,ATOM feed就是了。

接著點按Tasks,主畫面的標籤頁又變了,這是工作分類(List)及工作內容(Tasks),工作分類可以從Settings中作更動,切換到你要的List,按Add Task新增工作,勾選工作,按下數字鍵1,2,3,4其中之一,以標示工作的重要性,在已勾選工作的狀態下,右邊的選項欄則可作設定,Due是到期,只要在Settings有設定Reminder,系統會以你設定的方式通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日期輸入方式,不是用選的,而是要輸入文字,乍看之下麻煩,實則保持介面清爽,它用類似自然語言的方式輸入日期,如tomorrow,mon,tue等,舉個例子,工作在星期三上午10時到期,可以輸入wed @10am,系統會自動轉換到對應日期,下一欄repeat代表重複性工作,也是採自然語言輸入,可以用every monday and thursday,代表每週一、四,不過重複性工作好像沒辦法輸入時間。工作完成時,勾選後(可複選),按下complete,自動從List消失,若是重複性工作,按下complete,日期會跳到下一次的時間。

Contacts只能加入同為Remember the Milk的會員,假如對方不是會員,可以邀請他加入,加入的人數夠多的話,還可以組成群組,當Contacts中有同伴時,就可以將工作分享給對方,甚至整個List分享,接受分享的同伴在登入時Overview主畫面右方的What's New中,會看到有哪些分享的工作,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Shared Tasks和Emailed Tasks有點像,差別在Emailed Tasks是將工作指派給某人,指派出去的工作會列在你的Sent列表中,當對方完成,按下Complete時,它也會從Sent列表消失,方便指派者掌控進度。而Shared Tasks則是同時出現在雙方的List中,誰完成都可以。因此,List裡有兩個是無法刪除的,一為Inbox,另一為Sent。

以上介紹的只是部份功能,其它請自行嚐試,就算用不上這類服務(該說聲恭喜),見識一下什麼是優秀介面也好。臺灣的網站,動不動就是IE only,或者一堆Flash動畫、按鈕,好像不知道什麼是網頁標準,Remember The Milk這個網站告訴我們,對瀏覽器友善的網站(Browser Friendly)一樣可以功能很強,很精彩。

Tuesday, November 01, 2005

Safari與Acid2

acid2
Apple的系統更新向來令人心中發毛,往往修補安全漏洞後出現更大紕漏,最近Apple又釋出一份重大更新,將MacOSX推到10.4.3,更新列表洋洋灑灑一大篇,早上看到這篇文章時,一度懷疑是否要更新,連前輩也陣亡,何況是我這種玩票型的半吊子玩家。

晚上終究鼓起勇氣更新了,反正有外接硬碟,若更新出差錯,大不了從外接硬碟開機再慢慢想辦法,更新完畢,第一次重新啟動蠻久的,幾乎以為自己也步上前輩後塵,還好,天公疼憨人,一切正常,更新過後,Safari居然可以通過ACID2測試(就是右邊那個醜醜的臉孔),市面上稍微像樣的瀏覽器我都用過,到目前為止,Safari可能是唯一通過ACID2測試的瀏覽器,值得大書特書,先記上一筆。

蘋果日報示意圖回顧展

雖然我一向不主張在 Blog 中直接引用他人的作品,但這個網站實在太精彩了,忍不住在此作個介紹。

蘋果日報憑藉著內容腥羶色、言論大膽立足於台灣,傳統報媒幾無招架之力,中晚也在昨日劃上句點,感慨之餘,意外發現居然有人將蘋果日報眾多的性侵害示意圖集結成冊,一字排開,有如勸世文,又像地獄百相圖,不知作者是誰,真佩服它的惡趣味。建議蘋果日報定期集結出書,附上對應時事,當成性侵害防治的教本,置放於各公共場所,任人取閱,肯定比心理輔導老師說破了嘴還有用,功德無量啊!

Sunday, October 30, 2005

山城奮起湖

奮起湖2005.10
也許是7-11的行銷功力太強,奮起湖這幾乎被人遺忘的地名突然廣為人知,去了幾次,遊客一次次多過一次,今日最是離譜,可能正好搭上團體旅遊的旺季,遊覽車一部挨著一部,行駛在狹窄的山路上,連會車也顯得困難。

常去奮起湖主因是距離適中,可當天來回,曾有回運氣不佳,被糟糕的路況困在山上,下榻奮起湖大飯店,晚上無聊極了,除了老街外,其他地方陰暗得令人令人懷疑可能有山魅出沒,偏偏老街奇短,街頭到街尾花不了幾分鐘,那一晚街頭街尾繞了好幾回,繞到最後,迎面而來的臉孔均似曾相識,幾乎想要"笑問客從何處來",從此再也沒有過夜的念頭。

這諸山環繞的小山城因阿里山鐵路而興起,也因鐵路而沒落,地處群山之間,每日一過午後即陽光消蝕,雲霧迷漫,縱使盛夏時分,也令人暑氣全消,來到這裡,"坐看雲起時"屬例行公事,山嵐流動,有如罩上層薄紗,傍山而建的新屋古厝座落其間,有些已人去樓空,若非有這一大群觀光客,肯定平添幾分異樣的蒼涼,每日定時來到的火車,連接著過去與現在的情感,刺鼻的柴油味提醒我們認識它經歷的歲月,轟隆聲中透出幾許無奈,昔日大阿里山區唯一的交通工具如今淪為觀光用途,甚至為了它的存廢而爭論不休...

隨著觀光客大量湧入,以及老街的浴火重生,屬於過去的斑駁記憶正在剝落,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難道是另一個九份?歷史的記憶與商業的繁華常常背道而馳,肯定自己想要的不是後者,但人都有選擇更好生活的權利,趁它尚未完全變調之前,多看它幾眼,將眼前的純樸面貌留在心底吧!

Saturday, October 29, 2005

秋日風情

明天又是周末,上班的心情也跟著輕鬆起來,冬天腳步已近,明明快八點了,天空依舊一片灰,行經濱海公路,路旁漁塭、溼地升起的霧氣似乎與天際連成一片,果然心隨境轉,不覺灰色系的陰沈,反倒欣賞起霧中的風景,猶如畫冊裡的景色,若非身處車陣當中,迫於上班時間的壓力,真想下車走走,看看這連綿不絕的魚塭之另種風情。

下午忙裡偷閒將幾個網站的RSS訂閱改用FeedBurner重新"燒"一遍,順便玩玩這個大名鼎鼎的RSS服務,在此之前,一直很好奇這個網站到底有何用處,幾乎所有Blog系統均提供RSS功能,直接訂閱即可,何必多此一舉,玩過之後才知道原來不少Blog系統的RSS是有問題的,多半是編碼錯誤,導致有些軟體可以訂閱,有些則不行,難怪我在Mac的NewsFire上常常產生訂閱錯誤,先前還以為無解,原來只要用FeedBurner燒一次即可解決,它會修正編碼錯誤,並且提供一個方便漂亮的介面,假如用的是線上訂閱RSS系統如Bloglines,Rojo,NewsGator等,有按鈕可以直接訂閱,至於離線訂閱軟體也可以透過feed://...訂閱,再不濟,直接觀看也行,FeedBurner燒過的Feeds已是網頁排版過的格式,可以直接閱讀,沒有嚇人的XML標籤,感覺親切多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好用的功能,真是相見恨晚,有空再寫篇簡介吧!

Thursday, October 27, 2005

陰宅 -- 今年暑假較值得一看的好萊塢恐怖片

陰宅時序已近深秋,暑假期間熱門院線片陸續出現在影片出租店裡,這個暑假的恐怖片似乎特別多,往年的恐怖片多來自日本、韓國,香港、泰國亦偶有佳作,東方國家的恐怖片、鬼片和好萊塢商業電影非常不同,著重在氣氛的營造與惡靈的造型設計,步調緩慢,看電影的人除了享受特殊的緊張感外,就是等著鬼魂現形,盼望能把自己嚇一大跳,所以這類電影清一色要忍到中後段時,才得以見到"真正的主角",以免太早出現,觀眾失去新鮮感,片尾後繼無力。

這類低成本、高票房的小兵型電影終於獲得好萊塢的矚目,今年好萊塢也推出不少恐怖片,而且題材、編導手法均加入東方恐怖片的元素,象徵過去以噴血漿加女主角尖叫的智障型次級恐怖片逐漸淡出。以蠟像館為主題的"恐怖蠟像館"並不成功卻甚有新意,"陰宅"更是由商業片大導演麥可貝製片,雖說學習東方式的氣氛營造,好萊塢擅長的快節奏依舊被保留下來,讓觀眾在90分鐘內絕不無聊,從頭到尾充滿緊張感,這正是好萊塢商業片的品質保證,這部片子非常特別,見不到惡靈張牙舞爪,唯一見到的鬼魂是個小女孩,打一開始就出現了,神父連驅魔儀式尚未開始就被惡靈趕跑,整部電影描述一家五口搬進鬼屋後的種種異象,進而影響人心,家庭關係漸趨緊繃,繼父與子女間潛在的不和在惡靈影響下浮出檯面,眼見即將踏上前任屋主後塵,靠的仍是家人緊繫相連的情感才得以脫離鬼屋的控制,所以片尾沒有人死亡,惡靈也沒消失,華麗的鬼屋依舊矗立在林間水岸,一切又回到原點,好像任何事都沒發生。

恐怖片傳達的是感官的刺激,討論劇情合理與否明顯多餘,以這種觀點評論,"陰宅"算是不錯的,雖然我不會花錢上電影院欣賞,不過,空閒的話租回家打發時間倒很適合,畢竟如此情節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遇不上一次,把腦袋放空,幫電影中的人物捏把冷汗,享受恐懼的快感也挺有趣。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從RSS到Podcast

說RSS是Web2.0時代的推手也不為過,幾乎每個稱得上Web2.0的網路服務都有RSS的影子,它是如此的方便,我自己曾寫過一篇從RSS看資訊訂閱對它作過一番介紹,另一篇Rojo則介紹RSS訂閱的網站服務,其實RSS的功能不僅止於此,聰明的玩家利用RSS 2.0,ATOM 0.3可夾帶附件的能力,發展出另一種玩法 -- Podcast。相對於Blog這種文字式的網誌,Podcast可稱為聲音的網誌,同樣透過RSS發送,使用者接收到mp3聲音檔,這個mp3檔案就是Podcast的內容,以聆聽mp3音樂的軟體即可開啟,有點像是把廣播的內容錄在錄音帶上,有空再聽,屬於非同步式廣播,為了聆聽方便,通常會將該mp3廣播檔案放在mp3隨身聽上,可能mp3隨身聽以iPod名氣最大,也可能這種玩法最早流傳於iPod玩家間,於是,將iPod與Broadcast結合,產生Podcast這個名詞,當然,不見得要用iPod,其他mp3隨身聽也可以。

毫無疑問的,Podcast乃RSS衍生出最具創意的應用,一舉打破傳統廣播的無線電頻率取得不易、器材所費不貲的問題,任誰都能做出自己的廣播電台,在寬頻網路如此發達的今天,傳送個聲音檔所消耗的頻寬與時間已抑制在可接受範圍,向來走在時代尖端的蘋果電腦查覺此一趨勢,在該公司的免費招牌軟體iTunes4.7改版時,加入Podcast的管理功能,雖說任一mp3隨身聽都可以做為Podcast的播送器,但是訂閱的Podcast一多,難免產生管理上的困擾,iTunes趁虛切入這個主流媒體播放器忽視的領域,讓Podcast一詞名符其實,iTunes+Pod成為Podcast最佳平台,目前尚無任何軟體能出其右。

雖然Podcast獲得眾人關愛的眼神,但是,對於Podcast在台灣的發展,我要抱持保留的態度,源自東西方文化的不同,西方國家中,使用小型錄音機、攝放影機記錄生活點滴是常態,同樣的方式搬到東方,要你我對著錄音機侃侃而談,或是落落大方地在攝影機前搔首弄姿,恐怕非奇芭不能盡其功,話人人會講,但要講得得體,講得吸引人,比寫網誌更難,寫文章時,可以逐字推敲,精心雕琢,講話卻是即時的反應,有些人以為Podcast可降低寫網誌的難度,只要一部錄音機,隨時隨地可以"錄網誌",不習慣打字也無所謂,在我看來恰恰相反,Podcast的門檻比寫網誌更高,話誰都會講,講了有沒有人聽才是重點,另外,看字的速度通常比說話要快得多,這也是我不看好這項新科技的原因 -- 太耗時間。且Podcast的內容是否有版權爭議,甚至成為盜版音樂的流通管道,這些都是問題。畢竟這是新興的科技,一切有待時間證明它的價值,反正電腦科技業的進化速度特別快,成敗幾年內立見分曉。

相關連結:
iPodism愛播得聲
Apple iTunes

Sunday, October 23, 2005

Star War Episode 4(星際大戰第一集)

StarWar 4
原理與卡通類似的gif動畫向來被視為雕蟲小技,礙於檔案大小與執行速度,通常只能放在網頁上做項目標示,在flash大舉攻佔網頁動畫領域後,gif動畫似乎逐漸式微...

無意間發現這個令人驚喜的作品,在少少172k的檔案中完整交待星際大戰四部曲(就是最早的那一部)所有劇情,該有的都有了,雖不知作者是誰,肯定是Starwar系列的忠實擁護者,才能產生這份對經典致敬的作品,欣賞過Starwar Episode 4的人不妨看圖說故事,判斷自己還記得多少劇情。

一個悠閒的上午

tree house
向來對天氣狀況反應遲鈍的自己終於也感受到秋天的氣息,一早被小孩吵醒,八點時分,打開窗戶,迎面而來不再是刺眼的陽光,沐浴在涼爽的空氣中,心情也隨之飛揚,帶小孩散步到家附近吃過早點,不能辜負這樣的好天氣,就到安平走走吧!

台南市的古蹟甚多,可惜有個通病 -- 不耐玩,除非抱著學術研究的心態,仔細鑽研一磚一瓦,假如只是馬看花,每個古蹟頂多只能留住觀光客二十分鐘,因為小,沒什麼好逛,幸而市政府文化局近年來擺脫公家機關浮誇不實的毛病,重新規劃的古蹟景點向文化與藝術靠攏,結合歷史背景的圖示解說連結遊客與先民間的情感,每個景點雖小,點與點構成的面卻大有看頭,安平就是最好的代表。

安平樹屋不是想像中那種架在樹上的"遊戲室",而是百年前英商德記洋行的鹽倉,佔地不小,荒廢多年,老榕樹盤根錯節,樹與屋幾成一體,屋瓦、門窗多已毀壞,榕樹的枝葉氣根取而代之,漫步其間,光影晃動,彷彿走進時光隧道,有思古之幽情,也感歎生命力的堅韌,巧妙設計的階梯營造出另一種空間感及視覺享受,矗立一旁純白的洋樓是德記洋行,美麗的歐式建築述說著安平曾有過的繁華喧囂,在這個地方,時間之輪好似停止了轉動,刻意保存它原有的風貌,等待後世憑弔追尋。

走完樹屋,在秋茂園附近有完工不久的觀夕平台,這是一塊特別整理過的沙灘,蠻適合小孩玩沙,可惜附近沒有自來水,玩過沙子想洗手洗腳會是大問題。到這地方時已近中午,無法體會夕照是何種感覺,應該很美吧,我想,要是旁邊防波堤的消波塊不那麼礙眼的話...

到安平不吃同記豆花好像儀式沒完成似的,不過我始終無法習慣它的糖水 -- 太甜了,雖然不知道為何同記豆花這麼紅,除了糖水特別甜之外,和他家的豆花相比,也沒什麼兩樣,反正大家都說好,可能真的好吃吧!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提供白開水稀釋,應該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麼甜的味道。

時序入秋,南台灣的旅遊列車才剛要啟動,少看電視,多出門走走,同樣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點,也能給人不同的感受,不妨試著體會看看吧!

Thursday, October 20, 2005

fc4 x86_64安裝gcin

fedora
今天總算有時間回辦公室,玩玩三天前裝的FC4 x86_64,居然還停在安裝完成的畫面上。接下來的動作當然要裝中文輸入法,FC4內建的iiimf實在爛得可以,我用行列輸入法往往不到十個字就掛了,輸入法果然還是要"原住民"自行開發才真正切合所需。目前,Unix家族應該都用GCIN吧!

64位元作業系統一路走來荊棘遍地,沒有Flash外掛,遇到內含Flash的網頁只好舉白旗,GCIN也找不著x86_64的rpm包裝,剩下自行編譯一路可走,到GCIN下載網站抓gcin-1.0.9.tar.bz2,解開後,按正常程序configure; make...居然出錯,好在問題不難解決,因為x86_64的函式庫不是位於/usr/lib,而是/usr/lib64,改一下configure及Makefile的內容即迎刃而解。

修改方式:搜尋以下文字,在最後加上"64"
檔名:Makefile
gcin: $(OBJS) $(IMdkitLIB) $(im-srv)
$(CC) -o $@ $(OBJS) $(IMdkitLIB) $(im-srv) -lXtst $(LDFLAGS) -L/usr/X11R6/lib64

檔名:configure

libdir=$prefix/lib64


接著./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以root身份或sudo)。
make install後,/etc/sysconfig/i18n內容自動修改,以利用gcin當預設輸入法。這時我們即可揮別難用的iiimf,下達
sudo /sbin/chkconfig iiim off
sudo /etc/init.d/iiim stop
即可。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試玩Ubuntu5.10

Ubuntu
"Ubuntu" 是一個古非洲語,意思是 "對他人仁慈"。 Ubuntu 也意謂著: "我們都是同源一體"。 " Ubuntu Linux 將此 Ubuntu 的精神帶進軟體世界中。
Ubuntu 是一個以 Linux 核心為基礎的作業系統,可自由地取得並擁有社群及專業的支援。
Ubuntu 社群建構在 Ubuntu 宣言的理念之上:
軟體應可免費取得,軟體工具在各種語言環境下應皆可使用而不會有任何功能上的差異,再者,人們應有自訂軟體的自由,而且可用任何他們認為合適的方式來修改。

上面這一段文字來自Ubuntu正體中文站, 這是目前很紅的Linux distribution之一,源自Debian,說它是Debian的兄弟也不為過,兩者的套件管理都是dpkg,同樣屬社群支援,甚至可以不加編譯直 接使用Debian的套件,從以上引文可以看出這個distribution的理想性非常高。大約在SuSE 10.0 release沒多久,Ubuntu 5.10(代號Breezy Badger)也出了,當然,在第一時間馬上抓來玩玩,我主要的用途是做為桌面系統,用了一陣子,感覺和Preview版差不多,這句話不是挖苦,而是讚 美,讚美Ubuntu 5.10preview版已相當穩定。玩了一週左右,最後決定將自家用的筆記型電腦作業系統從Fedora Core 4跳槽到Ubuntu。

安裝前,猶豫了好陣子,因為家中的ADSL並無分享器擔任DHCP伺服器角色,而Ubuntu安裝過程中,會詢問 是否要從網路下載相關語言套件,到目前為止,還沒看過哪個安裝程式具有PPPoE的撥接能力,我擔心裝好之後會看不到中文,硬著頭皮試試看,果然,網路設 定只能用固定ip或dhcp,只好暫時不設定網路,想當然,安裝過程無從下載繁體中文語言套件,正在煩惱之際,已經完全裝好了,Ubuntu繼承 Debian的精簡特性,一張普通CD Rom就可以搞定,不像其他distribution得弄成DVD,安裝要花上老半天。

啟動系統,中文還是有的,但是沒有輸入法,先在終端機下達sudo pppoeconf,輸入帳號密碼以設定ADSL撥接,啟動ADSL撥接的指令為pon dsl-provider,斷線為poff,或者設為開機時啟動,以節省時間,網路設定完成後,開啟mozilla firefox,參考GCIN同好會裡的Ubuntu版安裝方式,加入
deb http://www.calno.com unstable main
deb-src http://www.calno.com unstable main
/etc/apt/sources.list中,接著下達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cin
並修改/etc/X11/Xsession.d/55gnome-session_gnomerc,加入
export XMODIFIERS="@im=gcin"
gcin&
登出後再登入,於系統/偏好設定/gcin輸入法設定作更改,把自己常用的輸入法設為預設,切換較方便,接著安裝Firefly字型,Firefly字型內嵌點陣字,對筆劃複雜的繁體字使用者較清晰易讀,連接到字型下載處,下載1.3.0版,解開後,將其中的firefly.ttf字型丟到/usr/share/fonts/truetype/arphic下(其實只要在/usr/share/fonts裡的任何目錄均可),下達sudo fc-cache -f -v,用fc-list查閱,即可看到AR PL New Sung字型。

修改/etc/fonts/fonts.conf, 找Kochi這個關鍵字,Kochi Gothic和Kochi Mincho都是日文字型,若程式使用sans,serif之類的複合字型時,它的漢字會被拿來使用,特點是線條又硬又直,初見覺得很醜,看久了又別具美 感,但是漢字終究不若繁體字齊全,日文漢字和繁體字夾雜,字體高高低低,忽大忽小,著實難看,由於複合字型是依順序選用,所以,必須將AR PL New Sung加在Kochi...的上方,一共有六處,建議別加在集合字型最上方,不然整個系統都用firefly字型顯示,反而不好看,英文字還是要用英文 字體比較漂亮。假如做到這一步,馬上登出再登入,將發現字體還是糊糊的,因Ubuntu內定所有字型均柔邊,所以還得在/etc/fonts/fonts.conf裡加入

<!-- Disable antialias feature of AR PL New Sung when pixelsize less than 17 -->
<match target="font">
<test name="family"><string>AR PL New Sung</string></test>
<edit name="antialias"><bool>false</bool></edit>
<edit name="hinting"><bool>true</bool></edit>
<edit name="autohint"><bool>false</bool></edit>
</match>
<match target="font">
<test name="family"><string>AR PL New Sung</string></test>
<test name="pixelsize" compare="more_eq"><int>17</int></test>
<edit name="antialias" mode="assign"><bool>true</bool></edit>
<edit name="hinting" mode="assign"><bool>true</bool></edit>
</match>

以啟用firefly字型17像素以下的點陣字,登出再登入,正常的話,中文字應該都是點陣字了。以我個人的習慣,會再點選系統/偏好設定/字型,將字型設為英文字,Sans改為Bitstream Vera Sans,Monospace改為Bitstream Vera Sans Mono,當然這純屬個人喜好。

在套件管理方面,由於Ubuntu安裝時一切從簡,想用的套件得從網路安裝,套件取得是透過apt-get,修改/etc/apt/sources.list,將其中幾個deb,deb-src開頭的#拿掉,儲存後下達sudo apt-get update,便有為數眾多的套件可用,若嫌不夠,亦可加上multiverse(仿universe寫法), 幾乎各種多媒體套件一應俱全。系統/管理/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提供親切的圖形介面,簡化升級、套件新增、移除的動作,十分好用。

玩了幾天的Ubuntu,深刻體會這distribution以人為本的特質,尊重使用者,將選擇權還給大家,輕巧、穩定,兼具Debian的高效能及Redat系列的容易安裝及操作,玩過Linux其他distribution的人應該都能輕易上手,也難怪它紅,的確紅的有道理。

變與不變

夜裡騎機車出門,都市的夜空,在五光十色的人工照明下,映成一片紅霧,美麗而陌生。記起鄉下的童年,兒孫輩和祖母、爸媽在門前庭院納涼的景像,漆黑的夜空,跨越天際的璀燦銀河,所有我曾經以為不會改變的事物,一一在時間之流中崩毀、消逝。

奶奶已離大去之期不遠,走過將近一世紀的人生,上週見到她時,驚覺如斯衰老,雖然還能走動,短短數月前,老人家還能到處進香、參拜,對信仰的虔誠,支持她走過孤獨的後半生,然而肉體衰老屬自然的法則,誰也無從避免的,如今,只能看著她的生命如風中殘燭,搖曳著失去光華。

由於工作地離故鄉距離不近也不遠,隔一陣子總得返鄉探望長輩,猶如例行公事,年邁的奶奶定會下樓來聊上幾句,聽了這麼多年的老人家囉嗦,早已習慣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反正下次回來大概又是同樣的內容,反正老人家就在鄉下待著...太多的理所當然,卻沒想過人總有一天要離開世界,而且,這一天往往來得令人措手不及、難以置信。打從出生以來,始終"存在"的人就要離開了,突然意識到"死亡"兩字不再是空泛的名詞,彷彿呼吸間也能感受到它的氣息,它就在不遠處招手,很快地,父母親也會走到那裡,接著,就是我了,一切快樂、煩惱終將成過去,原來,世間沒有什麼是不變的,只有"死亡"才是永恆。

Sunday, October 16, 2005

敗了一台咖啡機之後...

Coffee Machine
幸好我不是那種買東西務必比價的人,不然一定嘔死了...

話說回來,晚上到特力和樂閒逛,正好全館八折,這地方唯一吸引我的只有茶具、咖啡器具,無意間看到一台Electrolux(伊萊克斯,瑞典廠牌)義式咖啡機,隨手玩弄,冰冷的全金屬外殼,各部件拿在手上沈甸甸的,質感真不錯,幫浦加壓至15bar,特價五千多元,在一番掙扎下,決定搬一台回家。

想買一台這樣的機器已經好久了,原有的克魯伯義式咖啡機是太太身為女朋友時送的,廉價的義式咖啡機純粹靠高溫水蒸氣流過咖啡粉,由於溫度過高,咖啡的苦味也被萃取出來,為了煮出一杯好咖啡,得在粉末粗細與填充方式下功夫,煮完一杯,需洩壓,排水,重複原先的過程,以煮第二杯,接著再打奶泡,麻煩極了。幫浦加壓的機種則無上述弊端,它可以將水溫控制在一定的範圍,靠機器將熱水壓入咖啡濾杯架,保留咖啡的香醇,減少苦味產生。缺點是這種機器通常貴很多,價達數萬元者比比皆是,雖然我有點敗家氣質,但不是敗在這方面,到目前為止,只買過二個摩卡壺,一個虹吸式咖啡壺,幾個手沖濾杯,以及忘了是否辦卡送的滴漏式咖啡機,這回下此決心,內心煎熬自不在話下。

壞就壞在這篇文章,為了寫這篇blog,特地上網找圖片,居然購物網站賣的價錢都在5000元以下,而日本的購物網站更令人吐血,才賣日幣11000元,唉,往好處想,此生心願又了一樁,多花的錢,就當作用到天長地久的代價吧!

Friday, October 14, 2005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Google Desktop 2.0中文版

用過Google Desktop Search的人都會讚歎桌面搜尋的快捷便利,遺憾的是介面過於陽春,正確的說法是沒有介面,搜尋結果得藉著瀏覽器呈現,功能如此強大的軟體,在我們眼前就只有個小小的搜尋框,似乎太小家子氣,面對來勢汹汹的MSN,Yahoo,Google終於拿出應變手段,Google Desktop2.0現身,這一版的使用者介面有三種,其中以Sidebar最令人驚豔,Windows的下一版Windows Vista似乎也有類似的Sidebar,不過我們不用等到明年底,Google Desktop的Sidebar就很好用了,何況還免費呢!

原先Google Desktop 2.0b1只有英文版,這兩天beta2已出現網站供下載,支援的各國語言版也一併升級,這一版在搜尋上有更大的改進,甚至連GMail也可以一併索引進來,視GMail用量多少決定要花多少時間,長達數天也有可能,但等待是值得的,當在搜尋框中輸入關鍵字時,會隨著字元輸入動態過濾,看著顯示框中的資料不斷變化非常有趣,與MacOSX10.4的賣點之一--Spotlight有異曲同工之妙,搜尋的結果自動歸類為各式文件、電子郵件(含Outlook Express,Thunderbird,GMail)、檔案(可直接開啟)等,顯然Google正逐步貫徹"不要分類,只要搜尋"的理念,的確,資訊爆炸的時代,資料整理已成苦差事,何不透過各式搜尋工具代勞呢,東西亂擺又何妨,找得到就行了。

習慣Google簡約型介面的人一定很難想像,Google居然也做出Sidebar這麼花俏的樣式,事實上,Sidebar野心相當大,極有彈性的設計,讓Sidebar上的各模組像積木一樣可以任意堆疊、搬移,隨意啟閉或放大縮小,甚至也可以將Google Talk整合進去,不用擔心空間過小,只要點一下滑鼠,該模組即自動滑出,若嫌預設的功能不足,利用公開的API,使用者亦可以自行設計模組。當然,預設模組已相當好用,如自動透過RSS收集新聞、常上的網站,來信通知、氣象報告、相片展示、待辦事項、小記事本等,"相片展示"自動抓取"我的圖片"資料夾中的影像檔播放,或者也可以輸入一堆網址,讓它從網路下載圖片,這個功能說穿了也沒什麼,但卻能讓電腦桌面生動活潑...Sidebar的模組和桌面搜尋並無關連,不妨當它是Google送給大家的禮物吧!

Thursday, October 13, 2005

正在玩的遊戲 -- 毀滅戰士3(Doom3)

doom3
時至今日,毀滅戰士系列幾乎成了Id Software的招牌作品,毀滅戰士二代還是DOS下的遊戲,我在Novell區網中與同伴連線對打,流暢的虛擬3D畫面,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十分粗陋,初見時卻驚歎連連,電腦工業一日千里,十年來,3D畫面已成遊戲基本要求,正當大家逐漸遺忘這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大作,Id Software這家技術實力堅強的公司推出毀滅戰士三代,而且一出現就攫取大眾的目光,超越時代的3D技術...與硬體需求,看來這家公司的野心不止於賣遊戲與展現技術,還打算促進家用電腦升級,相信不少玩家眼望遊戲畫面,心裡開始計算要吃多少天泡麵以存錢換機。

假如年輕個十年,我可能也成泡麵一族,現在當然不會幹這種傻事,可是又不想花錢換機,折衷辦法--買XBox版的Doom3,雖然XBox的遊戲貴於電腦遊戲,但是力回饋搖桿容易操作,玩起來也過癮,XBox的表現在水準以上,怎麼算都划得來。

這遊戲最大賣點在於它的光影效果十分逼真,人物、怪物等3D物件描繪極為精細,在陰暗的太空站中,突如其來的怪物,牽動著玩者的感官神經,灰暗的場景,高科技太空站冰冷的金屬感,彷彿置身科幻電影中。由於太強調真實性,遊戲畫面的色調很暗,手電筒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手電筒朦朧光線中探索前進,玩久了眼睛好累,敵人躲躲閃閃的能力不錯,稍不留意,主角立刻一命鳴呼,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成為名符其實的毀滅戰士,寧願使用被嘲為無恥手段的無敵密技,化身為不死金鋼,這時,手電筒不但是照明工具,也是殺敵利器,就這樣,持手電筒的愛好和平人士一步步邁向破關的未來。

好險,差點以為電腦掛了...

家中的Mac幾乎成了小孩的玩具,趁小孩上學去,準備更新iTunes,意外發現螢幕一片漆黑,關機重來,還是一樣,等了一會,居然進入firmware介面,類似PC的BIOS設定,但功能更強,語法有點像forth,我只看過Mac和Sun的工作站有這東東,這下麻煩大了,假如是PC,我會立刻拆機檢查到底硬碟故障,還是記憶體燒毀,或是顯示卡有問題,但現在面對的是Mac,光溜溜的外表,令人不知從何下手,也不敢下手,可是這麼大一台機器,搬去送修也麻煩,正苦惱是否硬體出問題時,想到還有個外接硬碟,死馬當活馬醫,用它開機試試,重開電源,按住Option鍵,選擇開機硬碟,竟然成功了,用磁碟工具檢查內建硬碟,自動修復權限錯誤後,原先看似嚴重無比的狀況竟不藥而癒,又是一尾活龍。只是覺得很奇怪,檔案系統的權限錯誤竟會造成無法開機,這情形從未見過。

就電腦維修方面,PC比Mac簡單多了,PC好像生來就是為了拆拆裝裝而設計的,也因此出狀況機率大很多,PC用久了,多多少少都會"學"到簡單的維修技巧,久病成良醫,在這兒得到徹底發揚,相對之下,Mac的整體精緻度好上許多,到底哪個好,只能說各有千秋吧!缺點有時也是優點,PC容易中毒、被入侵,因此有人詢問電腦為何有奇怪現象時,只要回答"可能中毒",對方大概已信了八成,三二下即可搪塞過去,遇上囉嗦的朋友時蠻好用的。

敗家新選擇

ipod
上個月才剛介紹過iPod nano,這個月又有新花樣,看來蘋果在保住數位娛樂市場的決心十分堅定,好在隔一個月發表的產品定位並不重疊,先投下iPod nano這顆震撼彈,等消費者一窩蜂搶進後,再來個令人扼腕的產品,身邊鈔票多的人當然可以再買台新機,窮人家也不用在新舊之間猶豫不決,的確有生意眼光。

十月中的新產品有三,其一,iTune6,上個月不是才發表iTune5嗎?兩者差別在iTune6可以線上購買影片,反正iTune是免費的,直接下載安裝就行了,買來的影片要做什麼?當然還是裝在iPod中,於是,第二個產品呼之欲出,就是iPod5,第五代iPod可播放影片,只是這麼小的螢幕看電影不會太委曲嗎?不過若是Sales用來做產品展示倒也不錯。其三,iMac G5,這台iMac不同於過去的iMac,內建iSight,以及搖控器,擺在書房裡,可當成數位媒體中心,在PC上,這些功能很早就被提出來,於是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應運而生,不過我對Apple的設計較有信心,新iMac G5看起來很酷,本來計畫買台iBook,現在要重新考慮了。

Wednesday, October 12, 2005

試用SuSE OSS 10.0

opensuse
周休二日實施以來,三天以上的連假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夢想,真遇上了也別高興,到處人擠人、車擠車,有識之士都應該知道身處兵荒馬亂時期,老實待在家中才是上策,於是,這個國慶日連假在家中窩了三天,不敢出遠門,今天上班才發現自己像拉長又放鬆的橡皮筋,精神依舊屬於鬆弛狀態,幸好手邊的工作都是可以拖的,既然明天會更好,那就明天再做吧。

上午到義守大學的ftp伺服器下載SuSE 10.0版,SuSE自9.3版之後改弦易轍,模仿RedHat推出自己的Open Source分支,成立Open SuSE社群,第一個成果就是最近剛面世的SuSE Linux OSS 10.0,奇怪的是下載版本只有CD Rom版,而無DVD版,新一代的作業系統日益龐大,CD Rom早已不敷所求,以這版為例,就要5張光碟,逐一下載燒錄,加上安裝時換片的困擾,不知這麼做有何目的?

安裝過程和SuSE 9.3差不多,安裝時會問你打算使用Gnome或KDE環境,在稍早的Novell Linux Desktop安裝中也有這個選項,不知為什麼,SuSE 9.3跳過了這問題,預設安裝KDE,KDE功能性強,附帶軟體多,但多國語言支援始終遜Gnome一籌,對拉丁語系的人種當然影響不大,我們就不同了,拿來當桌面環境的系統,中文支援不佳怎麼行,由於打算比較開源碼版本與舊版有何差異,所以依舊先嚐試KDE...

不同於Fedora對版權軟體的排斥,基本上SuSE OSS 10.0裝好後已經相當完整,Adobe Reader 7,Real Player Gold 10均含在內,不用另行下載安裝,evince是很酷,但遇上中文字破碎時,沒有Adobe Reader還是不行。正常的OSS Linux幾乎不在distrubution中打包mp3支援,SuSE10的AmaroK居然可以直接播放mp3串流音樂。X Window系統改用X.org,從此拋棄又慢又難設定的XFree86,倒是好事一樁,Yast控制台是SuSE最大賣點,系統設定、軟硬體管理一氣呵成,特別的是Xen設定也列入Yast控制台中,不過得先裝上支援Xen的Kernel才行。

速度仍然是一大弊病,遠不及上週試用的ubuntu 5.10,我用同一台機器,硬體等級還算可以,跑起來的感覺是"慢",無法想像電腦再差一些會變成什麼樣子,內定的中文輸入程式為SCIM,這套輸入系統評價不錯,但對於我這個行列輸入法使用者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它的自動上字用來很不順手,通常我習慣打完一個字就按一個空白鍵,SCIM則以候選字決定,按滿字根時,若無其餘候選字則自動上字,若有,按下空白鍵取用第一個字,若照我的輸入習慣,一段文字打下來,必定多出許多空白,實在煩人,幸好國內有GCIN可以取代。另一大問題是文字的柔邊,中文字筆劃多且密,小字柔邊,看起來不是美觀,而是糊成一團,不加修改的狀態,系統內定的中文字是方正明體,清晰度顯然不及文鼎字型,筆劃顏色有深有淺,幾個小時下來,眼都花了,本來可以用內建點陣字的螢火飛字型解決,然fonts.conf還得作修改,不然不會自行取用點陣字,造成不少麻煩。

國內玩Linux應以Fedora Core為大宗,市面上的電腦書籍也都以它為主,社群實力最為龐大,早期SuSE中文支援差,商業色彩重,不為國內玩家所喜,等級較高的玩家會採用效能優越的Debian,Gentoo,以及Debian的兄弟ubuntu,然而除非現況能改變,不然Linux要走入桌面,還是得靠Fedora,SuSE之類容易安裝、管理的系統,畢竟世界上佔大多數的使用者關心的只是能不能做到想做的事,而非系統先不先進,若想試以Linux為桌面環境,目前Fedora Core仍是最好的選擇,尤其對新手而言,容易安裝、支援廣泛,加上網上隨處可找到問題解答,這些都是入門之階,起步平穩,才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而且,Fedora效能也不算差,只要安裝時不要太貪心地選全部安裝,全部安裝既耗時亦無必要,且套件過多,做不完的更新將成永無休止的噩夢。假如電腦不錯,SuSE也可以玩玩,既然已經"開放"(Open Source),玩的人應該會愈來愈多,說不定可以成為商業與社群結合的典範。

Monday, October 10, 2005

Writely總算支援Safari了!!

剛介紹過Writely這個共筆寫作網站沒多久,意外發現Safari也可以正常使用了,對一般人可能沒什麼感覺,Safari是我最常用的瀏覽器,雖然在網上抓到不掉字的Firefox for OSX,與系統的整合度始終不如Safari,如今可正常登入Writely各項服務,怎不令人振奮,可見Writely在它的Blog上信誓旦旦提到要支援Safari並非空口白話,強烈的企圖心令人印象深刻。為此,透過Writely的Publish功能轉貼好文一篇--提問的智慧,以資慶賀。

電腦的軟硬體對初接觸者是相當複雜、不友善的,它不像電視、冰箱,裝了就用,而是必須要學習、摸索,以排除使用上的障礙,許多人遇上問題時,要嘛開口求救,不然就是把問題丟到網路上,等待善心人士解答,卻沒想過自己是否盡到最大努力,有沒有做到RTFM--Read the Fucking Manual(詳讀手冊)與STFW--Search the Fucking Web(上網查詢),人助不如自助,嚐試解決問題雖然耗時耗力,卻是提昇功力的不二法門,每每看到BBS、論壇上有些問題幼稚得可笑,也難怪沒人回答,同樣問題答個數十次,再多的善心也會用光的。提問的智慧這篇文章教導我們如何問才能問得好又問得巧,值得細細品嚐。

Sunday, October 09, 2005

Rojo -- 又一個RSS訂閱服務

前陣子寫了篇關於RSS的介紹,實際運用卻隻字未提,RSS訂閱方式有好幾種,瀏覽器內建的RSS支援最容易使用,大概除了IE之外,其餘較常見的瀏覽器均可訂閱RSS,其中Firefox與Safari採用動態書籤方式,Opera則整合內建EMail、News介面,提供方便的訂閱管道,而Firefox+Sage擴充套件更大幅提升RSS管理功能。假如嫌瀏覽器的RSS支援過於陽春,網路上也有許多RSS閱讀器,使用簡單,功能強大,而且多半是免費的,轉換不同的RSS閱讀器也很容易,只要將訂閱內容用OPML檔案匯出匯入即可,一切看來十分美好...假如你只用一台電腦的話。

雖然可透過OPML檔匯出匯入達到訂閱同步,對於使用電腦超過兩部以上的電腦遊牧民族而言仍嫌不足,在甲機器閱讀過的內容,乙機器並不知情,仍判別為"未閱讀",假如訂閱的feeds不多倒也罷了,否則不斷重複判別是否出新文章也很傷腦筋,要解決這問題,唯有透過RSS訂閱網站。早些日子就想介紹RSS訂閱網站,因為發現不懂何謂RSS的人其實很多,麻煩的是該介紹哪個較好,試過Bloglines,Newsgator,Rojo三者,Bloglines較早現身江湖,用的人最多,具有多國語言介面,含繁體中文,不過翻譯得很抱歉,用原文介面反而較容易看懂,Newsgator美觀清爽,也是不錯的選擇,就差在商業氣息重了些,Rojo算是小老弟,大量採用新一代網站常見的AJAX,以及類似GMail般的label,tags等標示,後勢看好,缺點是label,tag等標記不能用中文,不然會產生亂碼,連刪除都成問題。正在猶疑不定時,昨天Google Reader突然冒出,想不到Google也插手RSS訂閱的領域,對以上網站肯定形成不小威脅,Google Reader很炫,但並不完美,嚴重缺乏社會性功能,憑Google的實力,修正這些問題指日可待,現在仍只是個有趣的玩具,實用性有限。最後決定介紹Rojo吧!

首要動作,先透過簡單程序取得帳號,登入Rojo,最上方的橫列是主工具列,有My feeds,Tags,Shared,Saved,Contacts,Explore六大項目,點選主工具列中的任一項,在左上角Rojo標記下,有次工具列,讓我們分別試試:

My feeds:
按下My feeds,這是RSS訂閱最主要的功能,次工具列有Read,Manage,Add,Wizard,在Read狀態下,會列出訂閱的最新內容,Rojo將訂閱的頻道稱為feeds,feeds提供的內容(就是新文章標題、摘要等)稱為Stories,尚未訂閱任何feeds前,應該沒有東西,在新增feeds前,先按下Wizard作基本設定,Wizard設定的第一頁中,請填入你所擁有的blog網址,第二頁及第三頁有許多分類,勾選後,Rojo會自動幫你訂閱相關網站,建議都不要勾,第四頁輸入親朋好友的Email,用逗點分隔,以便將來分享RSS摘要...。
按下Add以新增feeds,在主視窗Add a Feed下,有import及export,供匯出匯入OPML檔,下方則可以輸入訂閱的網站網址,設定好tags,按下Add feed,順利的話,Rojo會挖出該網址下的RSS檔案,加入訂閱清單中。除此之外,更方便的作法是按下右上角的My Account Settings,個人設定頁左方有個Bookmarklets連結,點擊後,主視窗有Rojo:Add,Rojo:share兩個連結,拉到書籤列或加入書籤中,往後瀏覽到某個不錯的網站,想加入RSS訂閱時,只要點擊書籤列的Rojo:Add就成了。
回到Read部份,左側會按照你訂閱RSS Feeds時輸入的tags自動分類,當然一個feeds可以有數個不同的tags,這是它優於資料夾管理之處,點擊tag,主視窗顯示屬於該tag的RSS文摘,Show Unread Only與Show Read and Unread互相切換是否顯示舊文,Expand all與Collapse All切換是否展開標題內容,展開後stories下面可以自行設定tags,方便歸檔管理,每篇文摘後有三個小圖案,點擊旗子圖記,提昇該文摘重要性,屬於快速歸類的方式,信封圖記則是將文摘轉寄給朋友,閃電圖記代表分享,設為分享的文摘才能讓通訊清單(Contacts)中的朋友們見到。因為我們不見得每個文摘都有興趣,所以看完後,記得按下左側Mark All Feeds Read,免得下次這些不感興趣的文摘還是設定在"未閱讀"。
按下Manage,進入feeds管理,這裡讓你設定所訂閱的feeds,用tags分類,移除分類,或退訂,相當方便,缺點是沒有大量修改的功能,但願將來能夠改進。

Tags:
主工具列的tags下,次工具列只有feeds,stories兩個選擇,兩者功用差不多,只是對象不同,在feeds下,可以列出自己的、朋友的或所有人的tags,找出同性質的網站,並可按下"+Rojo"直接進行訂閱,在stories下,找出的則是RSS文摘。

Shared & Contacts:
主工具列中的Shared,必須先設好Contacts(連絡清單)才有作用,假如你在前面的Wizard設定中沒輸入親朋好友的Email,補償機會來了,按下Contacts,次工具列的Brower,Add,Manage,Find讓你充份掌握連絡清單動態,同樣可對連絡人加入tags,tags無處不在,似乎成了Web2.0時代的技術標竿。坦白說,我自己也沒試過Shared功能,想Share文摘,Contacts內的親朋好友們至少要有Rojo ID,我沒認識這樣的人。

Saved:
這也是非常好用的功能,它的三個子項目一看就知道做什麼用的,
Stories I've Flaged,列出曾被按下旗子標記的文摘,再按一次就是取消Flag,
Stories I've Shared,列出曾被分享的文摘,文摘本身當然沒什麼好分享,重點在於分享時可以加入你的個人評論,這才有意思,
Stories I've Read,真正點擊看過的文摘才會列在這地方,大部份文摘往往只是匆匆一瞥,這類文摘不會列進去,親手點進該連結的才是感興趣的內容。

Explore:
用目錄分類方式,提供建議的RSS訂閱,這功能我沒什麼興趣,外文能力強的倒可以試試。

以上描述的功能已涵蓋Rojo的絕大部份服務,其餘細節,就留待有大家自行測試,善用RSS,可以避免迷失在浩瀚的資訊之海中,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效益,這兒介紹的雖是Rojo,同樣的原理也可以套用在Bloglines等其他類似網站中,相較於Rojo,Bloglines的社會性功能更強,穩定性佳,頗值得一試。

Wednesday, October 05, 2005

未婚妻的漫長等待 -- 等待果真令人不耐

未婚妻的漫長等待
這部片子很奇怪,在我常去的百視達分店中,居然只有一套,而且每次去都租不到,一氣之下,乾脆掏腰包買回來,如果不是尚皮耶居內導演的電影,我不會有這麼大的興趣。很可惜,這一部的成就並沒有超越"愛蜜莉的異想世界",導演很明顯的想藉由戰火下的小人物控訴戰爭的荒謬與無情,就這方面,很難不跟羅貝多.貝里尼的"美麗人生"做比較,看過這兩部電影,孰優孰劣應心知肚明。

取名為"未婚妻的漫長等待",實際上等待的是觀眾,"未婚妻"倒是不斷主動出擊,比她請的"世界最屌的偵探"還積極,在"尋夫"過程不斷地遇上挫折,雖然片中提到兩人青梅竹馬的感情,畢竟觀眾並非當事人,無法體會女主角的焦躁心情,以及那愈挫愈勇的毅力,就在線索斷了再接,接了再斷,不斷重複的過程裡,磨掉觀影者的耐性,戰爭的主題逐漸淡出,只剩下一個死心眼的女孩,"等待"著結局是找到人呢?還是放棄,蠻無聊的。

本片的色調是另一個敗筆,從頭到尾偏黃,營造出既復古又輕鬆的感覺,但過度玩弄色彩的下場,令人感覺十分不真實,偏偏本片探討的主題十分嚴肅,因此顯得不太搭調,又不是像愛蜜莉的異想世界或奪命解碼這類的奇幻影片,不需將顏色做得這麼花俏吧!女主角心有奇想時,常伴隨一段跑馬燈似的動畫,挺有趣的,但手法不脫愛蜜莉異想世界的風格,顯然導演該加把勁,如果不能從劇情著手,至少也要變些新花樣,才能留住觀眾的心。

有別於好萊塢商業片,歐洲片向來勇於創新,"未婚妻的漫長等待"並非一文不值,雖然不盡人意,清新風格依舊有它可觀之處,比起一堆更加沈悶的電影,這部算是不錯的,喜好歐洲電影風格者不應錯過。

meebo -- 線上版即時傳訊服務

meebo
上個世紀末,幾個以色列籍青年創立Mirabilis公司,產品只有一個 -- ICQ,主要的功能是讓網路兩端的使用者傳達即時訊息,在那個電話已十分普及的年代,大家只當它是個新奇的玩意兒,說來奇怪,文字就是有這種魅力,一來一往的訊息傳送居然短時間內席捲人心,AOL,Microsoft,Yahoo不甘示弱,紛紛推出自家即時傳訊軟體,企圖在這塊市場分杯羹,幾年爭戰,如今看似大局底定,最近Google Talk平空出現,又投下一顆震撼彈,看來這場戰爭還有得打。這些即時傳訊軟體各有各的特色,甚至還可以從中看出年齡層分佈,稍有年資的玩家多半用過ICQ,MSN Messenger則以二、三十歲左右的上班族群為主流,至於中小學生幾乎都用Yahoo Messenger,因這群生力軍剛接觸網際網路時,Yahoo!奇摩已是台灣最主要的入口網站,自然而然習於使用該網站的服務,加上Yahoo Messenger十分花俏,正好符合小朋友們愛現愛炫的心態,由於具有方便的留言功能,未來的主人翁幾乎用它取代EMail,真正的EMail只用在轉寄文章上。

meebo這個網站提供的正是即時傳訊服務,採用AJAX技術,雖然只能傳達文字訊息,但可同時登入數種不同即時傳訊,不需安裝軟體,從中讓我們看到網路應用的另一種可能,值得期待。

Saturday, October 01, 2005

地獄新娘 -- 最浪漫的恐怖動畫片

Corpse Bride
提姆波頓在幾個月前剛對我們展示過洋溢著明亮歡樂與童話奇想的"巧克力工廠",現在又推出陰森詭異的黑色動畫片 -- 地獄新娘,唯一的共同點:看完後發自內心的滿足。我想,這正是觀眾進電影院最大的目的吧,只有像提姆波頓這麼優秀的導演才能如此精準地直擊觀眾的心靈。

或許亡者的世界比在世時更美好,不然為什麼只有活人進去,不見死人出來...提姆波頓在這部片中如此顛覆我們既有的觀念,活人的世界裡,整齊、單調、陰沈、壓抑,禮教與階級讓觀眾共同感受男主角幾乎喘不過氣的悲哀,導至在重要的婚禮綵排,眾目睽睽下一再犯錯,地獄新娘的出現,將他帶進死者的世界,反而死者世界生氣蓬勃,雖然大家長相可怖,卻充滿歡樂,地獄新娘愛恨分明的個性和男主角的結婚對象更是顯明的對比。幾段採用歌舞片方式的敘事風格在巧克力工廠也出現過,熱鬧趣味兼具,既復古又創新,難道提姆波頓對歌舞片有特殊偏好?

這部片最大的缺點 --- 太短了,雖然可以感覺故事完整地進入尾聲,但不免有些缺憾,這麼精彩的動畫,多看幾次也值得,在電視上看到幕後花絮,原來並非3D電腦動畫,而是採用粘土模型,設定好動作,調整場景亮度,一格一格拍攝下來,技術上或許比不過電腦動畫影片,但工程之浩大猶有過之,影像質感好極了,尤其地獄新娘在森林裡背著月光,衣衫飄拂,氣氛美麗又妖異,恐怕任何電腦動畫也模擬不出來,誇張的造型,明白表達該人物的性格。不排斥電影動畫的人,都不應錯過這部好片子。

Friday, September 30, 2005

Dan Brown -- 一個說故事的能手

Digital Fortress
電影和小說,都是情節導向的創作藝術,看似同質性相當高,實則差異極大,幾十年來許多優秀導演嚐試改編文學作品,成功者寥寥可數,更別提一堆電影改寫的三流小說,難登大雅之堂。從欣賞者的角度觀之,看電影和看小說的心情是不同的,電影有時間限制,每個鏡頭不可能停留太久,觀眾是以第三者的角度"窺視"整個劇情,為使觀眾不致枯坐兩小時,快速的節奏與如幻似真的場景,動人心弦的背景音樂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閱讀小說時,只能從字裡行間發揮想像力,模擬事情的經過,閱讀的本質是閒散的,故小說對細節、心境敘述得十分細膩,讓讀者不知不覺產生共鳴,甚至將自己投影到書中主角身上,換句話說,觀眾用第一人稱的方式看小說。先前我一直這樣以為,直到見了 Dan Brown 的作品...

Dan Brown是達文西密碼與數位密碼的作者,由於達文西密碼紅透半邊天,他的處女作--數位密碼也跟著出現在各大書局,雄踞排行榜前幾名,他寫的小說,實在不像是小說,簡直可以當成劇本了,章節分得又多又細,每個章節頂多四五頁,正好滿足現代人沒有耐性的心理,而處處留有伏筆,讓人不忍釋手,直想一口氣看到結局,細密的章節,猶如蒙太奇手法,場景變化讓人應接不暇,巧妙的劇情安排,保證商業上的成功,想不到居然有人能夠結合電影和小說的特點創造出這樣的作品來,實在佩服之至。

當然,Dan Brown的作品也非沒有缺點,因為太像電影了(尤其像商業電影),好萊塢電影的缺點似乎也照單全收,體面的男女主角是必備的條件,跑馬燈般美麗的異國風光,追逐、暗殺、背叛、離間樣樣不缺,最後是完美的結局,其實沒什麼不好,至少看完後覺得心理蠻愉快的,但總覺得少了什麼,我也說不上來。

如果對這類的書有興趣,推薦中國大陸作家寫的"解密",作者名為"麥家",保證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不同於數位密碼中,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先進科技與富麗堂皇,"解密"描述的是中國在冷戰時期的解碼處,為了保密,被選中的數學天才們只能斷絕與親人所有的聯繫,將聰明才智埋葬在與世隔絕的地方,為了破解各式加密演算法耗盡心力,加密與解密,是兩個天才的心靈隔空交會,"解密"一書,描寫的正是陷身於此的悲哀,與對天才的惋惜。

Monday, September 26, 2005

Writely -- 網路文書處理

Writely
人的創意果真無窮無盡,網路上又出現一個指標性的服務--Writely,這個網站一出現就爆紅,因註冊人數過多而暫時停止註冊新會員,我也是趕不上列車的人,還好過沒幾天就收到通知帳號已經啟用。
Writely提供的服務是網路文書處理,號稱文書編輯,WYSWYG(所見即所得)當然必備,功能遠優於一般BLOG提供的輸入框,表格、圖檔編排樣樣不缺,其實它等於就是以HTML格式為背景的編輯器,結合清爽的文件管理功能,類似GMail的Tag,讓整理個人檔案成為輕鬆簡單的工作。

既然號稱網路服務,功能當然不止於此,以下介紹的功能就算是MS Word也做不到喔...

第一,Collaborate,共筆寫作,這功能相當少見,我只見過運行於MacOSX系統之EthaEdit可以這麼做,讓你呼朋引伴,共同完成一篇文章,在會議討論中是很有用的,只要與會人員不畏懼電腦的話,大家同時發言,同時記錄,開完會,記錄也完成了。

第二,Publish,寫好的文章,可以設定是否公開發表,或者限定少數人閱覽,不用煩惱如何上傳,以及如何寫網頁,一切動作均在網站上完成,編輯的文章已是網頁HTML格式。

第三,Post,寫好的文章可以貼到BLOG上,目前只支援Blogger,未來應該會支援更多不同的blog系統,用Writely貼文好處多多,不但編輯區更加好用,而且等於在Writely也有貼文的備份,對辛辛苦苦寫的文章多了一分保障。

第四,History,具有類似WiKi的版本控制能力,系統會聰明地記得每一次修改,讓我們隨時有反悔的機會。

第五,寫好的文章可以儲存成Word檔,或者ZIP格式的壓縮檔,方便傳遞至沒有網路連接的地方。不過有個缺憾,存為Word檔時,中文字似乎會成為亂碼,但願將來能夠解決。

Writely僅能在IE和Firefox下使用,本來我不太喜歡這類網站,但是Writely實在太酷了,讓我打破慣例花時間為它介紹一番,在Writely的BLOG也提到正在努力讓Safari用戶也能享受Writely的服務,這麼有誠意的網站,值得為它喝采。

熱到不行的情人碼頭

雖然時序已經入秋,南台灣的烈陽威力絲毫不減,周日到興達港情人碼頭遊玩,再度印證這個事實。依山傍海的建築很有特色,園區寬廣,可惜卻被一些缺失掩蓋過去,首先,交通動線規畫不佳,車停何處得憑運氣,幸好在台17線旁,路過車輛少,縱使園區附近停滿車輛,似乎還不至嚴重影響交通。

其次是展覽內容乏善可陳,不外乎一些簡單的壁掛式海報,以及每次展覽時不知從何而來賣農產、特產的小攤販,我猜到晚上肯定更加熱鬧,說不定和夜市差不多。熱鬧歸熱鬧,卻嚴重降低旅遊品質。

第三,位處濱海地區的情人碼頭,園區空蕩蕩不見一棵大樹,可想而知有多炎熱,按慣例躲進建築物想吹冷氣降點溫,才發現展覽處沒冷氣,賣吃的地方則冷氣不涼。可能去的時間點不對,這地方大概傍晚七八點後再來較合適,如果你也同樣不知趣地中午想來浪漫一下,切記做好防曬、防中暑措施。"酷熱"是旅遊最大的殺手,難怪台灣出國旅遊的人這麼多。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05

Picasa -- 很好用的的相片管理軟體

picasa
每台新出廠的Mac均內含一組稱為iLife的軟體,讓使用者以最輕鬆、最簡單的方法管理個人的視聽娛樂電子檔案,這方面微軟就顯得小氣許多,微軟的Picture it!要賣錢,Photostory最近才公開下載,且下載前還有道驗證手續,看看你用的是不是正版XP,Windows之下,大部份使用者多半用ACDSee做為看圖與媒體管理工具,隨著ACDSee版次增加,軟體愈來愈肥,速度愈來愈慢,難道就沒有好用的相片管理軟體嗎?當然是有的,Picasa很不錯,介面華麗,操作容易,可惜要錢,於是,偉大的Google將它買下,免費提供大家使用,第二個問題是中文,中文在Picasa下會變成亂碼,如果英文功力不錯,相簿名稱通通取為英文就沒問題,這麼做在華語國家不切實際,幸好Picasa總算出了中文版,一舉解決所有問題。如果你正在尋找好用又免費的軟體,這就是了...

Opera不只是歌劇

Opera -- 這套極為優秀卻也十分冷門的瀏覽器又出新版了,版號8.5,最大的特色是不再有廣告,其實從幾週前的十週年慶隱約可瞧出端倪,在序號大放送時,我用不同的Email跟Opera拗了好幾組,想不到新版連唯一可賺錢的廣告也拿掉了,不知他們靠什麼維生?還是有其他想法就不得而知。假如你想要找一套快速精巧的瀏覽器,下載它就對了,在一些非正式評測中,Opera的瀏覽速度幾乎穩居第一,功能亦相當豐富,不得不令人佩服這家來自德國的公司程式功力非凡。

Opera支援的平台相當多,從Windows到各式UNIX、手機都可見到它的蹤影,可惜鼯鼠五技而窮,MS Windows下的中文支援問題最少,我試著安裝在FC4,配合gcin中文輸入,居然無法輸入中文字,原來Ctrl+Space被Opera設定為連到首頁的快速鍵,從設定中取消該捷徑,不再連到首頁了,但是中文依舊無法輸入,真奇怪,列印倒是OK,Opera的FC4版連結Qt程式庫,但並非KDE專屬程式,在Gnome環境裡啟動速度蠻快的,似乎不支援xft2,導致中文顯示怪怪的,尤其遇上UTF-8編碼的網站時,字體有大有小,可以利用螢火飛字型逐一修改,但這工作似乎不該交由使用者自行解決吧!不曉得何時才能改進。MacOSX下的Opera也試過了,記憶體吃得凶,表現不若Windows下亮眼,而MacOSX官方瀏覽器Safari,Mozilla血統的Camino都很好用,沒必要留它在硬碟中。我覺得Opera可以專心做幾種平台,盡力做好一些,好過支援一大票系統,結果表現不佳壞了自己名聲。

除了Opera,Mozilla的Firefox也出新版了,版號1.0.7,主要改善一些安全性問題,中文版尚未跟進,可以容忍英文字的使用者應儘速更新。

Tuesday, September 20, 2005

不一樣的中秋節--記遊阿里山

tree
因地緣關係,去了無數次的阿里山,這回總算看見雲海,不過不是在森林遊樂區,也不是祝山觀日處,而是略低於遊樂區的二萬坪。

以往遊阿里山幾乎都是當天來回,非不捨得花錢,實在是遊樂區裡的旅館飯店無法與"物超所值"聯想在一起,山區溼氣重,清涼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後遺症是每間旅館都有霉味,不曉得現在有沒有改善...適逢中秋佳節,身處南國,突然很希望體會"明月當空,秋高氣爽"的感覺,管他的月圓人團圓,吃柚子,以及烏煙瘴氣的烤肉,於是決定上阿里山。

這回訂的旅館是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比想像中好太多,屋內整潔寧靜,可能距離遊樂區有段距離,遊客不太多,這地方稱為二萬坪,曾經是阿里山鐵路的終點,原是個大平台,後因地震改變地形,腹地大為縮小,二萬坪車站和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似乎連成一片,由於火車班次極少,車站似乎成為活動中心的點綴,黃昏時刻由車站月台向下望,居然是一大片的雲海,見識到二萬坪最著名的景色--"塔山夕照",雖不及南橫埡口的雲海波瀾壯闊,在夕陽餘暉下,景緻亦十分迷人。

入夜後氣溫大約只有十來度,外出賞月,果真月明星稀,明月又大又亮,幾乎連表面的斑點也數得出,這樣的月色並不美,猶如上空高懸著特大號的燈泡,若想尋求"月上柳梢頭"的浪漫,昏黃月色才有氣氛,不過,這顆大燈泡在夜遊鐵道時提供不少安全感,不可不記上一筆。

多數人遊阿里山的既定行程是觀日出,但冷天裡爬出被窩對精神力乃一大考驗,果然這關不好過...最後還是爬不起來。觀日出除了祝山之外,另有一新的觀日點,在新中橫21號省道144K處,被稱為好望角,大約過夫妻樹不遠。以塔塔加遊客中心為界,18號省道(阿里山公路)與21號省道(新中橫)交會。雖然來不及看日出,依舊開到好望角觀測地形,果然比祝山更近群山。沿途幾個路邊停車場有人露營,我猜他們半夜一定冷得發抖,這兒就算白天,氣溫也不高,何況深夜...

兩天的行程,走了許多的山路,在深山裡散步是很愜意的,青翠的青巒, 潺潺的溪流,林間的蟲鳴鳥囀,美中不足在下山時遇上暴雨,山區氣候變幻莫測,這場雨非常大,沿途山壁處處形成小瀑布,積水橫流,沖刷大小不一的土石散佈其間,十分可怕。深刻體會到在大自然力量下,人類的無知與渺小。

Thursday, September 15, 2005

網路辦公室 -- Thinkfree Office

Thinkfree Office
在抱怨Microsoft Office太貴、程式太大的同時, 何不找找替代方案,在自由軟體世界裡,大家最看好的就是OpenOffice了,其實,網路上也有一個,還是用Java寫成的辦公室軟體 -- Thinkfree Office,經由簡單註冊程序,取得登入帳號,就可以線上使用,功能有三,Write對應 MS Word,Show對應MS PowerPoint,Calc 對應MS Excel,加上30MB的儲存空間。

Thinkfree Office版本有二,下載版有使用期限,線上版則無,線上版第一次使用時需等待Java程式下載,時間有點久,第二次以後就快多了,功能當然比不上真正的MS Office,但畫面看來似模似樣,中文輸入應該算是沒問題,由於我先在Linux FC4下試用,切換成中文輸入,隨便打個字就掛了,這不是網站的錯,而是Linux下的Java中文支援非常爛,本來連中文也無法顯示,還是從網上找到善心人士改寫的fontconfig.properties才解決,後來在 MacOSX上開啟就正常了,我猜在Windows應該不會有這種問題,稱呼Java和Flash為瀏覽器兩大外掛程式應無人反對,很可惜的是它們的跨平台能力都有缺陷,不曉得是不是故意的。

網站內建文件管理功能,非常簡潔易用,若能持續發展,應該大有可為,將來我們就不必到處"借用"MS Office,只要有瀏覽器就行了,真正達成行動辦公室的理想 ...,從此擺脫版權糾紛的惡夢,值得花點時間試用看看,說不定有意外的驚喜。

Google Blog Search

忘了在哪邊看到的新聞評論,談到最近在美國股票上市居然漲翻天的百度搜尋引擎,總算一解胸中疑惑。疑惑的是一個單一語系的搜尋引擎,搜尋內容涵蓋mp3非法音樂、院線片、A片、盜版軟體,這麼一家遊走法律邊緣的公司居然獲得投資大眾如此關愛,原來背後有個看不見的影子--Google,盛傳Google將收購百度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樑,換句話說,百度的股票漲,不是公司經營得好,股票跌,也非經營不善,而是在於Google是否預期收購,由此可見網路巨頭的影響力。

一如微軟打擊對手的不留餘地,Google也是招式不斷,最近又有新服務--Google Blog Search,顧名思義,就是Blog搜尋引擎,首當其衝的應為Technorati,試用之下,搜尋Google自家的Blogger完全沒問題,速度更是奇快,在Google眾服務中,Blogger屬於進步幅度最小的,唯一的特點就只有穩定吧,這也是我用它作為備份站的主因。但與Google Blog Search搭配,頓時如虎添翼,透過進階搜尋,可以找到任何時段發表過的文章,Web2.0時代,果然搜尋才是一切,龐雜無章的資料、檔案,分類已非最佳解決之道,唯有一套快速精準的搜尋引擎,才是真正有用的幫手。故MacOS Tiger內建Spotlight,Google有Google Desktop Search,Yahoo,MSN也都發表各自的桌面搜尋引擎,就是呼應此一需求。

好在Google Blog Search還在起步階段,除了Blogger外,其它BLOG似乎不易找到,Technorati得加把勁,不然網路世界讓Google佔滿了,也挺無趣的。

Tuesday, September 13, 2005

從RSS看資訊訂閱

人世間的滄海桑田,在不老不死的神仙眼裡,的確變幻無常,至於凡人,感受應沒那麼深刻,但網路世界就不同了,科技演進是如此快速,令人目不暇給,幾年之間,出現許許多多的新概念、新思維,科技公司畫出一個又一個大餅,編織科技時尚的夢境,但使用者是務實的,不切實際的理想終究如翻湧的浪花,美麗而短暫,但是也有少數拜網路環境成熟而鹹魚翻身,如RSS就是明顯的例子。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的觀念源自Netscape,Netscape與Microsoft的瀏覽器大戰已成昨日黃花,在Netscape Communicator 4.0面世時,提出頻道(channel)的觀念,頻道的想法來自資訊訂閱;平日常上網瀏覽的人,必定有一堆網路書籤(或稱我的最愛),以便將來隨時可以回顧,但是書籤內的網站內容有無變動,書籤並沒辦法告訴你...因此有種網站服務應運而生,任務是幫你監控設定的網址內容是否更新,並定期以Email回報,看來不錯,可惜準確度不高,假如網頁均為單純的HTML倒還好,若是用asp,php,perl等伺服端程式語言搭配資料庫產生的動態網頁就行不通了,於是這類服務也被掃入歷史的灰燼裡。

Netscape提出的RSS是一種標題廣播的格式,只要將自己網站的更新內容大綱以該格式撰寫,透過RSS閱讀器就可以掌握網路變動,從標題決定是否有繼續閱讀的必要,稱為推播服務,在www網站以驚人速度成長的年代,RSS一出即引起萬眾關切,甚至連Microsoft也參一腳,裝過Win98第一版的人應該都對桌面右側那一條萬國旗式的標籤有印象,Microsoft再度發揮系統獨佔的優勢,將頻道訂閱整合至Win98當中,然而這麼轟轟烈烈的行為並沒有為RSS帶來多少榮光,由於當時上網的人多數仍以窄頻撥接為主,網站提供者的頻寬也不夠大,具有頻道訂閱的網站數量相對稀少,甚至點選訂閱的頻道後,顯示的速度比起直接開啟網站還慢,整體網路環境如此,只能空嘆英雄無用武之地,隨著Netscape慘遭AOL併購,RSS似乎也進入歷史的灰燼中。

近兩年間,網際網路的再度活絡,歸功於寬頻網路環境建置的成熟,以及社群力量的興起,著名的網路技術如Weblog,Wiki,讓個人輕易在網路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不需高深的技術就能在網路上發聲,這股回歸內容為主體的力量大得令人無法忽視,裝飾得花花綠綠如同萬花筒的網站不再吸引人的目光,內容才是一切,為了讓讀者輕易掌握內容變動,不約而同提供RSS,也讓RSS敗部復活,成為網路新寵,利用RSS閱讀器,我們可以用最短時間閱讀所訂閱網站的新內容,而無需耗時耗力地一一點選,可以說常上網的人,若不懂利用RSS來掌握資訊,那可真是太落伍了,更別提連專門搜尋RSS的搜尋引擎--Technorati也出現了。

資訊訂閱,從最早期的Email就可算是其中之一,之後歷經電子報時期,到現在的RSS,可以預見電子報在RSS興起後將逐漸消失,原因在於時效性,發行電子報,通常得匯集一定文章數量,一份電子報通常由多人主筆,有些文章風格不對自己胃口,加上廣告,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興沖沖訂了一堆電子報,後來連開啟也懶得開,和垃圾信沒兩樣。RSS訂閱正好避開這些缺點,唯一麻煩的是必需裝個閱讀器,幸好現在簡單多了,裝上FirefoxOpera當瀏覽器,就具有RSS訂閱能力,兩者作法有些不同,Firefox當成動態書籤,Opera類似Email方式訂閱,當然不止這些,未來IE7也有RSS訂閱功能,就算不裝軟體,BloglinesNewsGator網站也提供相當方便的RSS訂閱、閱讀功能,身為現代網路沖浪者(Web Surfer),是該認真面對這項新技術了。

Sunday, September 11, 2005

哀哉! 怎麼連不上Google

昨天從早到晚均連不上Google,不止搜尋引擎,連GMail,Google Talk也行不通。平日使用的幾種瀏覽器內建搜尋引擎連結就是Google,由於查找又快又準,雖然聽說Yahoo!及MSN的搜尋引擎大有長進,也不打算轉換跑道,誰知昨天居然連不上,這可是破天荒第一遭,一時間還以為自己的網路出了問題,總算可以體會當年大陸當局封殺Google網站時,大陸網友的錯愕。
畢竟從未付過一毛錢給這家公司,站台連不上,哪輪得到我來抱怨,後來看到一些文章,原來只有HINET才連不上,似乎是HINET DNS Server出狀況的緣故,我猜HINET大概會打馬虎眼混過去,市井小民上網純屬消遣,無關生產力,就算斷線也是為了大眾眼睛著想,哪需要賠償,摸摸鼻子自認倒楣,不過,網路問題不好搞倒是真的。讓我想起上週有個同事帶Notebook來,怎麼連也連不上,照理說插上網路線,DHCP Server應該自動分配一組ip設定,馬上可連線才是,檢查Proxy並未勾選,排除proxy設定錯誤的可能,後來發現居然將DNS位址設定在他先生公司內部,難怪任何網址也連不上,改勾選自動取得DNS資料就行了,這麼簡單的小問題,一時無法意會,可能讓人折騰老半天呢!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05

又是奈米機

iPod nano
蘋果電腦公司上班肯定非常辛苦,因為太多人引頸企盼,等著瞧這家向來執著於創新、不隨波逐流的電腦公司又要拿出什麼新點子,更別提Apple Special Event發表會前,各Rumor網站的眾多小道消息,照理說,產品未上市前就獲得矚目應為好事,但對Apple而言,獲得矚目卻是稀鬆平常,反倒太多狗仔消息會減低發表會時的震撼和新鮮感,業界裡經常對rumor網站提出正式警告大概就只有它了。

上週的Apple Special Event,果然又有新花樣,焦點完全集中在iPod+iTunes身上,可見Apple打算守穩這塊市場的雄心,短期看來,似乎也沒有哪家公司能搶食這塊餅。Steve Jobs一共介紹了新版的iTunes, iPod nano -- iPod mini的後繼機種, 與Motorola合作的iTunes手機,iTunes5.0有全新的外觀,額外的功能,其實這些都是錦上添花,iTunes的界面設計堪稱典範,沒什麼需要大幅修改之處。

這個發表會的重頭戲是iPod nano,用上奈米一詞真令人驚訝,連我這種不看電視購物的人也知道電視購物裡,奈米一詞出現比例之高,不只是誤用,簡直是濫用,Apple怎會用上老嫗婦孺皆知的名詞來做為新機的代號,真令人不解,或許這個名詞在台灣以外的地方還算新鮮,也可能省下"教育"消費者的力氣,至少看到這個名詞第一個反應就是"小",的確,iPod nano真是小,又薄又小,卻具有彩色螢幕及使用時間長的特色,最妙的是具有啟動密碼保護的功能,因為iPod是可以同步個人通訊錄、行事曆等資料的,萬一被偷,至少個人隱私有基本保障,加上合理的價格,可以想見又將帶起一波搶購風潮。

iTunes手機來自Motorola,除了一般手機的功能外,它還具有類似iPod界面,可以和iTunes同步,不曉得是不是消息曝光過早,加上造型平凡,Motorola應該找個好設計師才是。

附帶一提,當裝好iTunes5.0 for Win2k/XP,Quicktime也會自動升級為7.02版,先前Windows版的Quicktime7.0一直處於Preview,原來是為了和iTunes綁標,Quicktime7.0的H.264影片效果的確不錯,蠻值得下載安裝。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05

又是工具列,算我怕了你!

在CNET上看到這篇文章「Yahoo IM要五毛給一塊」,總算有人出來說句公道話了,,這年頭可能生意真的不好做,使用者的瀏覽器及桌面成為各大公司的戰場,當你安裝軟體時,往往連帶安裝許多不必要的東西,手法下流之極。

由於Google的成功,讓曾經是入口網站最主要服務的"搜尋引擎"重新站上主角位置,不務正業的Yahoo!及MSN驀然發現搜尋引擎的市場竟悄悄易主,相繼推出新式搜尋引擎,而搶回市場最好的方法則是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裝上工具列,工具列的好處是將搜尋引擎及網站服務捆綁在一起,並補瀏覽器不足(通常是IE),如擋廣告視窗、防間諜等等,人都有惰性,又貪小便宜,於是在工具列的輔助下,網路公司牢牢吸住用戶。

這種典型商業行銷方式倒也無可厚非,該批評的是它的手段實在不夠光明正大,使用者稍有不慎,猶如踩中地雷般,瀏覽器上方又多出一條工具列,不止Yahoo!及MSN,世上工具列何其多,多裝個幾條,瀏覽器畫面就被工具列佔滿了,除了視覺上的不適外,過多工具列導致系統效能大幅下降,穩定性變差,恐怕不是一句「我們提供使用者選擇,如果他們想一下子享用全部功能,他可以全部下載,如果他不想,也可以自己剔除掉。」就可以搪塞過去。事實上許多使用者根本毫無招架之力,也不看安裝時的說明,安裝軟體只懂得一直按"下一步",於是,電腦中多出一件件垃圾。

過去只有少部份不肖網路公司會用這種偷雞摸狗的方式來暗渡陳倉,現在連大公司也來這招,我們除了哀歎商人無德,睜大眼睛,看清訊息才是自保之道。用不到的就把它移除吧,電腦和人一樣,也要瘦身才跑得順暢。

Monday, September 05, 2005

電腦到底要教什麼?

Teacher
開學看到課表,心涼了一半,又是一堆電腦課,在許多人眼裡,電腦課是肥缺,的確,電腦課和體育課類似,都是可以"自己玩"的課,老師不來,學生玩得更開心,想混時間非常容易;如果良心過意不去,想要認真教點東西,學生的反應往往令人十分掃興...

電腦這門課最特別的地方是不知要教什麼?這種疑問通常不會發生在其他領域教師身上,並非質疑教電腦的老師良莠不齊,而是與學生的"代溝"太大,畢竟這門課既無統一教材,也沒必要統一,電腦的進步太過快速,教材編寫跟不上時代脈動,老師通常想上什麼就上什麼,據我看來,老師教的東西和學生想學的乃兩回事,市面上的教材概分為兩類,一類以軟體為主,不外乎MS Office系列、PhotoImpact、Flash、Dreamweaver、NamoWebEditor,一般編寫得不錯,淺顯易懂,另一類接近"古時候"電腦教科書,以章節分,每章各有一主題,介紹網路倫理、多媒體、程式語言等,有如電腦概論,走馬看花式的點到為止,老師不容易上,學生對這種教材也興趣缺缺。

通常上電腦課都是採用第一類教材,教軟體與電腦教室軟硬體設備習習相關,萬一電腦教室裝的是Linux類的系統,那就一切免談,這些軟體通通是Windows下的;Linux系統上當然也有好用的軟體,只是操作方式不同,估且不論。另外,除非自己管理電腦教室,否則臨時請教室管理者在這麼多部電腦中安裝你要的軟體,恐怕很難啟齒,學校有沒有這套軟體還是個問題,總不成全部裝盜版的吧?試用版嗎?別傻了,那些都是有期限的,不然就是無法輸出,而學生家裡若沒有這套軟體,學會它又有什麼用,難道要盜拷分送給學生回家"練習"?或許老師覺得文書處理、試算表、簡報等非常重要,這種"重要"似乎太過遙遠,除非工作需要,否則一般人也不用這些,你看過阿some打報告嗎?何況要做好這些工作,也不是非得用MS Office系列不可。

近兩年來,網路創意不斷湧現,有人戲稱為Web2.0時代,何不讓學生跟上時代腳步,引領他們見識各種新奇有用的創意帶來的便利與商機,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前要教Email,校內得架設EMail Server,想教BBS,得架個BBS站台,個人力量終究有限,既然網路上有免費好用的服務,為什麼不用呢?至少所學的東西離校後也可以用,在觀摩優秀網站時,更可以開拓視野,激發更多的創意來。

電腦課不知要教什麼,還有個重大的原因 -- 資訊融入教學沒有落實。用心思考,其實各領域教授的課程很多都可以用電腦輔助,所謂資訊融 入教學並非用電腦放映Powerpoint檔案來上課,那是表演,沒有實際用處。以數學而言,幾何的部份,動態幾何軟體(GSP)就是很有用的工具,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模擬中加深印象,電腦課就可以扮演協同教學的角色,也就是將教學主題帶回各領域,電腦成為輔助教學的推手,如此一來,學生在電腦課所學所用能配合學科,自然可以增加學習意願。

國中小不同於高中職校,不需要過度強調技能,夠用就好,如何讓電腦課生動有趣,並不讓自己成為廠商的"無給職業務員",值得大家一同深思。

Yahoo!生活 -- 民生問題才重要

Yahoo生活
還是從Google談起,Google Local本地搜索在台灣屬只聞樓梯響的服務,最近推出簡體版,目標中國大陸,以致很多人不曉得這是什麼東東。在眾多搜尋服務中,本地搜索與我們最為習習相關,它搜尋的正是大家最關心的吃喝玩樂民生問題,網路上常常見到有人極力讚賞某些商家,或者嚴辭苛責部份黑店,在搜尋引擎交叉匯整後,成為完整的民生資料庫,搭配互動地圖,逛街、shopping無往而不利,甚至我們也可以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加入自己的評比,讓資料庫更為詳實,這麼好用的服務,在台灣已被Yahoo!搶了先,稱為Yahoo!生活(從Yahoo!台灣首頁的搜尋列上方點入),可見台灣Yahoo!實力堅強,不過我對Yahoo!花花綠綠的介面有點感冒,好像做給小孩玩的...

使用方法很簡單,第一個框框輸入店家名稱,第二個框框輸入地區,或者從進階搜尋做更細微的設定,蠻不錯用的,若能結合GPS衛星導航,肯定大有錢途。

Friday, September 02, 2005

記在泰利颱風過後

泰利颱風剛回歸祖國懷抱,晚上開車兜風,順便巡視災情,刻意繞到學校附近,一如預料又淹水了。

來到這所學校超過五年,今年真是特別,校門口前豪雨淹、颱風來也淹,風災時在電視新聞才能見到的景像居然活生生出現眼前,水鄉澤國,別有一番風味。由於積水不易消退,水災假一放就是三、四天,不過沒什麼好高興的,日後還得利用別人放假時補課,會因此開心的,智商大概和朝三暮四的猴子差不多。補課是很奇怪的思維,和欠債還錢沒兩樣,少上幾節就補幾節,看來公平,卻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想法,把事件過度單純化,"學習"不能簡單地用時數來衡量,不然台灣的學生每天上課這麼多小時,甚至回家還要補習、家教,照理說國際間學術地位應該很崇高,顯然結果並非如此。

依我看,台灣的學生花在課業的時間太多了,生活在多元的社會裡,要學習的事物並非全然依靠國民教育就能辦到,學生本身的意願和興趣才是關鍵,課業佔掉太多時間,學生失去反芻的機會,也無暇接觸非正式課程的領域,成就感非來自學習,而是課業競爭,力求脫穎而出,然脫穎而出的畢竟是少數,絕大部份在長期得不到成就感的情況下,轉而自暴自棄,於是我們看到一群又一群放棄學習的學生,如幽靈般遊走於學校、教室,不知生活的目的在哪裡。每個教師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在升學掛帥的環境下,所做所為實際上是扼殺學生的創造力,要求認同單一價值體系,這種教育方式當然不正確,卻是誰也無法扭轉的事實。

撇開良心問題,其實蠻期待颱風假,開學沒幾天,天天忙得人仰馬翻,好不容易來個颱風讓人在窩裡喘口氣。據我所知,有些氣象專家很反對颱風假,放假一天造成的損失難以估計,認為氣象局應該做更精緻的預測,而非大規模放假。身為市井小民,無憂國憂民的大志,就這麼休息一天也沒什麼不好啊,偶爾一次,小小的喜悅和統一發票中獎相差無幾,何況有的家庭父母子女難得共聚一堂,被颱風這麼硬湊在一起,增進彼此感情也不錯啊!只要不去想颱風過後校園滿目瘡痍的善後問題,一切都非常美好。

Monday, August 29, 2005

FC4下的影像剪輯實作

DV

在Linux各Distributions全面進入2.6的核心後,舊有的DevFS逐漸淡出,由更先進的udev取代,可惜先進不代表容易使用,DevFS時代,新增設備只要make node就行了,udev則須設定細膩的規則,以便系統驅動設備。

今天一時手癢,想在FC4下試著進行影像剪輯,大概用Linux的人多半不碰影像剪輯,軟體少得可憐,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個 -- KINO, 由於還在初期研發階段,功能相當陽春,但看來也似模似樣,雖然遠不及iMove,連Windows下的Movie Maker也比不上,對於在自由軟體之路付出心力的人們,還是要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

為避免相依性問題,用yum安裝,啟動KINO,進入preferences設定,發現系統找不到DV設備,一直以為ieee1394在FC4下沒問題...回到終端機,su root,將幾個1394相關模組一一掛上(modprobe raw1394; modprobe dv1394; modprobe video1394), 其中ohci1394應該開機時就已經啟動了,video1394這個模組用在要將影片寫回DV影帶中,擷取影片時,最重要的是raw1394。回到KINO,Preferences裡的IEEE1394設定頁還是明明白白寫著"The raw1394 module must be loaded, and you must have read and write access to /dev/raw1394",檢查/dev中,的確有raw1394,但是位置是在/dev/raw/raw1394,由udev自動產生,顯然KINO和UDEV間的認知有落差,我只好用最蠢的方法,將/dev/raw/raw1394建立Symbolic Link到/dev/raw1394,這方法的有效時間只能持續到重新開機前,正確的作法應該還是得從/etc/udev/rules.d中新增規則,留待以後探討。

在IEEE1394設定頁中,同樣要留意VCR Control的device是否有列出連接的DV名稱,若無,需關掉KINO,確定DV已開機,再啟動KINO,檢查上述設定,一定要確認VCR Control已顯示DV的存在,在KINO視窗下才能按下AVC進行擷取。

若只需將影像即時錄製成avi格式,也可以利用dvgrab這支文字介面的小程式,建議利用內建交談功能,如dvgrab -i family(family是錄製的檔案名稱,程式將自動命名影片為family02,family02...), 加上"-i"參數,有相關操作的按鍵說明。

Sunday, August 28, 2005

萬惡城市 -- 暴力美學的極致

SinCity
這絕對是部好片子,前提為必須拋開道德標準。

在萬惡城市裡,正義只是累贅,甚至帶來禍害,善惡不分,黑白不明,每個人遵循著自己的本能行事,為逞私慾,或為所愛,不計一切,不擇手段,全片黑色的基調,似乎正是我們生存世界的黑暗面,光與影的對比,在片中被無限放大,營造出熱血暴力漫畫般的惡趣味。

整部電影概分為四段,敘述萬惡城市裡三個人的故事,大量的獨白,繁瑣的對話,赤裸的性愛,殘忍的拷問與虐殺,在在刺激著早已習慣荒謬情節的心靈,若非刻意用黑白色調呈現,恐怕血腥的程度會讓人食不下嚥。

全片一貫的黑與白,不是那種灰階的朦朧,而是極黑與亮白,偶爾出現的彩色往往是死亡的象徵,看來似乎過度賣弄視覺影像效果,但套用在這部片子,卻是恰如其分,簡直酷到不行,這部極有特色的影片在IMDB可是獲得8.4的高分喔!

Friday, August 26, 2005

也許自由軟體只是一場春夢

最近將獲得一批電腦補助,這當然是好消息,至少新機器短時間內可保有穩定運作,不用一天到晚在幾十台故障率奇高的電腦間挖東牆補西牆,正慶幸可以脫離"黑手"角色,然新的問題接踵而來...

採購當局為了壓低價格,電腦主機不含OS,這類不含OS的主機在中信局標案中一概稱為Linux主機,不知是當事人的無知還是故意忽視,好幾種Linux Distribution都是要錢的,RedHat、Novell SUSE Linux可不便宜,不曉得廠商打算裝哪一種?或是空機一台,自行處置?其實我很願意使用Linux作為電腦教室的作業系統,玩了幾年的Linux,用過好幾個distribution,今日的Linux已非吳下阿蒙,Gnome,KDE等Window Manager外觀非常亮麗搶眼,操作也很順手,免費的GCIN輸入法十分好用,甚至超越MS Windows下的輸入法,OpenOffice在眾多有心人士大力推動下,和MS Office已相去不遠,2.0版的OOo連對應Access的資料庫軟體Base都有了,但是,考慮良久,還是不得不花錢購買MS系統授權,原因在於...IE。

難道Linux下就沒有瀏覽器嗎?當然有,Genko核心的Firefox,Mozilla,Epiphany,KHTML核心的Konqueror,甚至中文支援有點兩光的Opera也可以用,這些頗負盛名的瀏覽器來到台灣全破了功。微軟的勢力在這個小島上如此深入人心,Windows等同電腦的代名詞,IE就是網際網路,程式研發、網頁設計,幾乎都是微軟的標準,asp,.NET,C#等等,在非IE的瀏覽器下,輕則畫面顯示走樣,遇到內嵌ActiveX控制項的網站時,完全無法使用,常上政府網站、銀行網站的應該都清楚,偏偏這些網站又是非上不可時,假如沒有Windows,難道事情就不用辦了?

對於商業網站,或許他們不在乎非Windows的客戶群,除了抗議,還可以轉台,換一家使用,但是政府只有一個,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拿納稅人的錢,照顧全體國民的福利是天經地義的事,創建無障礙網站應該只是基本要求,然在我看來,這方面政府顯然不及格,許多重大標案,如公文編輯交換系統,根本將非Windows用戶排除在外,也許Windows下較容易研發,但也該考慮末端的使用者,政府喊出發展自由軟體,結果搞到連選擇瀏覽器的自由都沒有,在網路服務如此盛行的時代,若無法要求網站達到無障礙閱讀的理想,說什麼自由軟體都是空談。

這篇文章是有感而發,近日參加K12數位學校的研習(http://xxx.k12.edu.tw,前面的xxx是縣市代號,如台北市是tp),回家後想試試 ,一進入網站,跳出視窗明白告訴你"This site is only for Internet Explorer 5 or later"...唉,難道自由軟體的呼聲只是春夢一場...

Thursday, August 25, 2005

Google Talk!

Google Talk 2
2005年8月24日,即時傳訊界的兩件大事同時發生,一是花俏的MSN Messenger正式發佈7.5版,果然更加花俏,加入錄音留言的功能,二是搜尋引擎的龍頭老大Google,釋出傳聞已久的即時通訊軟體 -- Google Talk。Google確實有一套,半天不到,大大小小的Blog、科技新聞談論的都是Google Talk,完全蓋過MSN Messenger的鋒芒,以致連這篇文章都顯得多餘。

即時傳訊軟體獨佔性高,君不見ICQ的下場,在台灣,真正殘存的競爭者只剩M牌和Y!,兩者為了下向挖掘年輕客源,軟體功能愈來愈多,每個新版本的出現,也帶來許多驚喜,坦白說,我並不喜歡,過於肥胖的軟體不但消耗大量系統資源,程式出錯機率增加,影響本身與作業系統的穩定性,通常我都在新版面世時,下載來試試,接著就移除了,反正用不到。

Google Talk秉持Google一貫的風格,簡單明快的色彩配置,完美搭配GMail,可取代GMail Notifier ,傳訊方式只有兩種,一是純文字,沒有字型、顏色變化,二是語音通訊,走SIP協定,與Skype不同,SIP是VOIP的正式標準,聊天視窗具有自動重疊功能,不用擔心視窗開得到處都是,對方離線時,自動轉寄到GMail信箱,在他人的blog裡,看到Google Talk與Google Sidebar整合的型式,我沒試過,看起來蠻實用的。

最令人驚奇的是該程式大小不到1MB,自從Windows進入我們的生活以來,似乎很少見到這麼小的程式,對系統的負荷非常輕,Google Talk走開放源碼的Jabber協定,因此使用Gaim,Adium X,Psi等等第三方軟件也可以連接,奇怪的是我用iChat AV,設定上完全照指示進行,可就是連不上去。

Google選擇這個時間點切入即時傳訊市場似乎有點晚,IM軟體有群組效應,當朋友多半用哪一套,只好跟著用,不然無法溝通,對於喜好極簡派的我而言,Google Talk無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是否能夠同樣吸引其他人,恐怕答案是悲觀的,無論如何,Google在創意研發方面劍及履及的態度還是值得我們激賞,Google Talk未來發展令人期待。